第76章 代言人(1/2)
第76章 代言人
纪录片相比美食栏目, 叙事要更宁静真实一些。
曾静觉得,先前拍的很多镜头,都还是稍显浮躁。
因为她那时心不静, 憋着一口气想出头,镜头里难免染上功力。
所以她才想回到蓉城, 重新补拍。
正好,钟慧仪也想加入火锅底料的镜头, 两人一拍即合。
当然更重要的是, 她还想请曾静,顺便帮自己拍一支主推新品,自热小火锅的广告片。
央视的纪录片传播力度固然更广, 但钟慧仪知道,节目上线有周期。现在才重新补拍,等纪录片真正问世,少则三五月,长得明年。
并且, 上线了也不能保证收视究竟如何。
自热锅和底料都已经下放工厂生产,她等不起。
还是要先自己想办法投放广告。
拍广告这部分,是钟慧仪上辈子从未涉足的领域。
她不太懂,与其抓瞎去传媒学校碰运气,倒不如多花一点钱, 就请曾静。
钟慧仪也没有直接开口。
她先配合曾静完成对方的工作,当中,她还时不时地根据《舌尖上的中国》的风格, 向曾静“无意”提出一点点自己的拙见。
譬如, 蓉城人吃火锅吃的就是一个团圆,一味乡愁。
又如, 火锅汇集酸甜苦辣咸,品尝火锅正如品尝人生五味。
再有,火锅是食材最丰富的饮食,最能调和众多朋友,就能引申聚散缘分。
……
可以说,钟慧仪把自己胸中的那点美食纪录片的墨水,全部都趁此机会抛洒出来了。
这其中有的想法,很曾静不谋而合,有的给予她很大灵感。
“钟老板,你真是太厉害了。”
她不禁感叹,“你不仅懂做生意,还很懂做节目!”
钟慧仪微微一笑,说:“我只是懂生活而已。”
“啊,这句好!”
曾静立马举起手中录影机:“钟老板,你可以把刚刚那句话,再说一遍吗?”
最近,她总是这样,聊天也总是拿着录影机。
觉得是好素材,能剪进片子里的,就要人家再说一遍。
钟慧仪终于感受到女儿上公开课的不自然。
她是普通人,又不是演员。每次她看着镜头重新再说,就非常的僵硬不自然,常常需要反复拍很多条。
但钟慧仪还有求于曾静,每次都还是非常配合。
她太有耐心,最后曾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实我到央视还有考察期,最后成片能不能被采用,还是得看领导喜好。”
她说:“你这么全心全意,又不厌其烦的配合我,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
钟慧仪坦诚道:“不要这么讲。你的片子问世了,我的火锅店也能被更多人看见,我们这是双赢。”
她真诚地说:“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你的节目能红!”
“哪有那么容易。”
曾静担心,钟慧仪这个外行人,听到央视二字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方越这么肯定她,她一时反而越有点没底了。
“现在经济发展快,其实大众更爱看轰轰烈烈的连续剧,或者是新奇轻松的综艺节目。”
曾静一边剖析现实,一边说:“我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想出头,够得做出作品去熬呢。”
辞职后,她认真想过:当初能飞升进黄金档,恐怕也是因为领导看上了她,故意给她甜头。
她根本还没有什么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
所以,才会任人摆布,想让她升就升,想让她走就得走。
曾静要走的路,还很长。
闻言,钟慧仪这时才终于问:“曾记者,那你愿不愿意再多做一个作品?”
“嗯?”曾静不太明白她的意思。
钟慧仪顺势提出请求:“我想请你帮忙,拍一支自热小火锅的广告。”
曾静还当有多大活儿,广告她大四的时候就拍过了。
她笑笑:“那你算找对人了,我大学拍广告还拿过奖呢。”
“完全没问题。”曾静大手一挥,“这支广告,我免费给你拍!”
这并非钟慧仪本意。
“不用不用。”她赶紧解释,“咱们公私分明,我找你只是因为不知道去哪找靠谱导演。”
她表示:“如果你不收钱,那我就找别人了。”
曾静想了想,问:“你打算去哪找人?”
钟慧仪说:“传媒大学,找大四生。”
“行,那你就按大学生水准,给我个白菜价。”曾静决定退一步。
钟慧仪就也不矫情,当即朝她伸手:“谢谢。曾导演,合作愉快!”
导演定下来,广告时段也挑好,就只剩代言人。
毕竟是新颖的吃食产品,肯定还是得找个名人推广,顺便在镜头中表现一下自热火锅的诱人。
代言人到底请谁呢?
钟慧仪原打算像汇捷超市开业那天,就请个川渝内家喻户晓的名嘴,但转念,又觉得超市和自热火锅的定位还是大不相同。
超市更生活化,请本地名嘴,大家觉得亲切才来捧场。
但自热火锅这种速食品,要更新潮一点,估计买账的大多数是年轻人。
年轻人追捧的是明星,钟慧仪记得,后世那些自热锅上印的,都是她根本不认识的年轻小明星。
女儿说,那都是“当红炸子鸡”,叫什么“顶流”。
自热锅这么有潜力的生意,她是不是不应该在广告费上节约?
其实春熙火锅扩大规模,再加上投资的汇捷超市开起来后,她现在的收益非常可观。
只是,大热明星的广告费,还是太贵了。
钟慧仪想想,还是有点肉疼。
有没有那种,现在小有名气明后年就能大红大紫的明星呢?
当晚,钟慧仪一直都在琢磨这件事。
她坐在小院子的躺椅上,把脑中的明星都搜刮了一遍。但她所熟知的,现在好像都已经红了,广告费已经不便宜了……
她想得太入神,女儿叫她也没听见。
“妈妈?妈妈!”
还是钟麦走出来,推推她肩膀,“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这么晚了还坐在外面,我叫你睡觉,你都没听见。”
钟慧仪顺口就道:“没,妈妈只是在想,该请谁来给我们的火锅打广告。”
钟麦跳级到初中后,学习强度堪比上辈子高中,她很久没关注火锅店的动向了。
她不知道妈妈已经在准备新品,只当妈妈是想把火锅店名气打得更响亮,方便以后开全国连锁。
钟慧仪对明星不了解,但上辈子做自媒体的钟麦,却是如数家珍。
她几乎是立刻想到:“请明星啊。论号召力,谁比得上大明星呢?”
“大明星的广告费太贵,妈妈还没有那个实力。”钟慧仪说。
钟麦眼珠一转:“那就去传媒大学,请未来有可能做明星的潜力股呀。”
她猛然想起,好像就是这两年,《超级女声》就要举办了。蓉城赛区的未来新星,可是多得很。
如果没记错的话,《超级女声》最有名的冠军,就是她们蓉城的!
思及此,钟麦登时振奋起来。
“妈妈,不然我们周末一起去传媒大学选火锅店的代言人吧!”她说,“还有音乐学院也可以去,歌星也很有号召力呢!”
是啊!女儿一言将她点醒。
既然导演可以到传媒大学碰运气,那代言人一样可以。未来会大红的明星,她现在一时间想不起,但到学校听见名字肯定就能想起来了。
“好!就按麦麦说的办。”
母女俩一拍即合,这个周末,就一起来大学“海选”代言人了。
她们先去了传媒大学。
两个人道明来意后,辅导员立刻就要推荐人选,还说能把学生叫过来。
但钟慧仪和钟麦却异口同声地道:“先看看名册吧?”
话一出口,母女俩不由对视一眼。
钟慧仪说:“我的意思是,先看看档案成绩和特长什么的,才好筛选。”
“嗯,妈妈说得对。”钟麦附和道。
但其实,重生的母女俩心中都想得很简单粗暴:扫名字,快速挑选未来明星。
遗憾的是,蓉城传媒大学在国内不算好,几个年级的名册翻下来,竟没有一个耳熟的。
不过,来都来了,钟慧仪也不能真就看个名册就走。
最后点了大三大四,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又让辅导员推荐了两个过来,走走面试的程序。
母女俩都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们居然也能在传媒大学,当资本选主角。
虽然只是广告的主角,但这个体验,还是蛮新奇的。
可惜,这些女孩男孩,都不是她们要找的“未来明星”。
最后离开时,钟慧仪完全就是选角导演的口吻。
她说:“感谢严老师推荐,我回去后会再对比斟酌,下周三之前,我再给你答复好吗?”
“当然,我替学生们静候佳音。”辅导员应一声,亲自把母女俩送出了校门。
太过热情,搞得钟慧仪离开时都不太好意思了。
因为她知道,她不会在这些人当中挑。
而钟麦不知道。
其实刚才那几个表演系的学生,都挺不错的,她怕妈妈已经有了人选。
辅导员一走远,钟麦就赶紧说:“妈妈,我们再去音乐学院也看看,对比参考参考吧?”
“当然。”钟慧仪表示,“我们要把能挑的人,都挑一遍。”
钟麦这才松一口气。
母女俩就又辗转来到音乐学院。
蓉城的音乐学院,在全国都排得上名。只不过,歌手的名气,通常还是不如常常活动在荧幕前的影星,她们才先去了传媒大学。
万万没想到——
她们要找的人就在音乐学院!
母女俩到音乐学院时,有个班级正好在上声乐课。
她们自然而然地被声音吸引而去,没想到,站在窗外随意一扫,就看到了非常熟悉的一道身影。
中性厚短发,面容清瘦,有一点非主流的中性风女孩。
她就是明年要举办的,第一届《超级女声》的全国总冠军。而且,她也是凭借《超级女声》出道后,一直长红的大明星之一!
如果能请到现在的她做代言人,春熙火锅绝对的稳赚不赔。
母女俩双双眼睛放光地盯着“总冠军”,心想:就是她了,一定要请到她做代言人!
选定了目标,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
钟慧仪按照在传媒大学的挑选流程,先看名册,再叫辅导员推荐。
没想到,总冠军就是专业的第二名,钟慧仪一点她的名字,辅导员就大力称赞起来。
“她歌唱得特别好,我也很看好她呢。”
辅导员说:“说不定她将来能做歌星,钟老板选她打广告,绝对划算!”
“真的假的?”钟慧仪说,“那我可真选她了啊。”
钟麦一听,赶紧撮合道:“妈妈,我也喜欢这个姐姐,我觉得她有观众缘。”
辅导员推荐,女儿也说喜欢,钟慧仪顺理成章地选定总冠军。
但这还不算成,还有最后一步,得看总冠军自己愿不愿意。
将来会参加唱歌比赛出道做明星的人,又怎么会拒绝出镜呢?况且,在念大学的时候就有广告费拿,换了任何大学生都是求之不得。
总冠军很高兴地就同意了广告拍摄。
夜长梦多,当天,她们彼此都非常情愿地,在音乐学院将广告合同签订下来。
钟慧仪以非常划算的价格,就请到了未来会登上《时代周刊》的巨星打广告!
大明星代言人的加入,给了她更多灵感。
机会难得,她决定不做洗脑广告,改做精品广告。那种,即使过了很多年,也仍然能被人记得的经典广告。
钟慧仪一定要把大明星的效应,发挥到极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