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 > 第75章 欠人情

第75章 欠人情(1/2)

目录

第75章 欠人情

杨知聿最近常常在办公室里发呆。

“杨老师?杨老师!”

女同事叫了他好几声都没反应, 最后只好伸手推他一把:“怎么回事杨老师,你最近怎么老走神?”

杨知聿这才如梦初醒,问:“有什么事?”

“调研组的人到了。”同事提醒他, “招待的餐厅不是你订的吗,你得牵头啊。”

同事拉他起来:“快点, 别让人家等。”

事实上,杨知聿刚刚在想的也是这件事。

但他想的不是要如何给调研组留下好印象, 而是, 他今天又能见到钟慧仪了。

他找她帮的忙落实成功,那他今天是不是得感谢她?

上次没送出去的礼物,今天吃完饭, 是不是应该再送一次?

可如果,今天就把人情还掉,那下次呢,下次他该用什么理由再去联系她?

杨知聿最近满脑子都是这些问题。

但这方面他实在不擅长,思来想去, 都不知道何为正解。

“何老师。”

杨知聿忽然开口问同事,“这次能订到春熙火锅,我找了朋友帮忙。何老师你是教语文的,比较懂这些,我今天吃完饭, 是不是应该给这个朋友送点礼物表示感谢?”

何芸敏锐的嗅到一丝不对劲。

传说中不食人间烟火的杨知聿,居然也在意起人情世故了!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她便八卦地打探:“你朋友, 男的女的?”

杨知聿静默一瞬, 回:“是女性朋友。”

“哇哦。”

何芸暧昧地轻呼,笑言:“这要看你之后, 还想不想跟这朋友长久联系咯。”

一句话简直问到了杨知聿的心坎里。

他立刻问:“如果想,我该怎么做?”

何芸登时更好奇了,她表示:“你告诉我这朋友是谁,我就告诉你怎么做。”

杨知聿却突然沉默,半晌他吐出一句:“那算了。”

对于追求喜欢的人这件事,他从小就不喜欢高调。

他认为闹得人尽皆知,既不真诚,也对女孩子不好,让人家有压力。

钟慧仪现在是蓉城的名人,他们之间的事,杨知聿更觉不宜声张。

林志成当初追求钟慧仪的时候,就很高调。

他是隔壁村的,每天夜里都来他们村口唱刘德华的情歌;他没念中学,却常常混进他们学校,当众来给钟慧仪变魔术送玫瑰花。

杨知聿也想过,可能钟慧仪就吃这一套,就喜欢这样的。

但他没办法变成林志成那样的人。

他认为,如果变成那样,他就不再是他,那份感情也不是他的感情。

如今钟慧仪和林志成离婚,杨知聿更觉应坚定自己。

他喜欢私密而细水长流的感情。

任何芸怎么盘问,杨知聿愣是一句话也没多说。

最后没办法,何芸还是告诉他:

“你想跟人家保持长久联系,当然不要直接送礼物。”

“感谢的方式多了去了,请她吃饭,请她看电影。再不济你趁着开春了,哪怕请她踏青到公园走走也行啊。”

大约是看铁树开花不容易,何芸停顿片刻,又教他更好的办法。

她说:“其实要让一个人对你有好感,不是送礼物,也不是约她见面。”

杨知聿步伐一顿:“那要怎么做?”

何芸说:“要找她帮忙。富兰克林效应证明,请一个人帮你的忙,是最能让他对你产生好感的方法。”

“你可以试试。”女人对他眨眨眼,“说不定有奇效哦。”

找她帮忙么?

那他其实已经找她帮过一次忙了,她的心态会有变化吗?如果,他再多找点小忙,请她帮助,那能不能由量变引起质变?

杨知聿仔细琢磨起,语文老师提出的这个富兰克林理论。

*

杨知聿极力掩藏自己的心思。

未料,到了火锅店用餐时,钟慧仪却主动敲开了他们的包间门。

“杨老师,能请你出来一下吗?”她笑问。

其实在饭店用餐,和老板有沟通再正常不过。

但杨知聿瞬间紧张起来,心虚地侧目看向同事们。

只见一群老师,正相谈甚欢,聊着公开课和文理分科相关话题,根本无人在意钟慧仪的到来。

杨知聿这才应一声走出包厢。

一路跟随女人走到楼道口,他才主动问:“慧仪,有什么事吗?”

“你跟我来。”

钟慧仪一路引他来到吧台,然后从柜子里,拿出自热小火锅的礼盒。

专利证书拿到手,她就立刻找工厂,先做了一批样品。

样品分两种:一种就是后世那种,普通塑封的盒装自热锅;另一种是更有质感的礼盒,里面除了自热小火锅,她还配了火锅底料和一套定做的碗筷。

碗筷的设计她也用了心,不仅印上了蓉城最出名的熊猫,还打上了春熙火锅的店名和商标。

外面的营销广告固然重要,但毕竟是小火锅,自然还是依托火锅店推广,转化率才更高。

“这是我店里的新品,火锅底料和自热小火锅,现在还在推广阶段,免费送。”

反正都要做零售业了,最后她干脆把底料和自热锅一起做了。

主推自热锅,顺带卖卖底料。

钟慧仪大大方方地对杨知聿说:“我的目标是大学。把底料卖给学校食堂,把小火锅也摆上学校小卖部的货架。杨老师,一会儿我能不能到你们包间推广推广?”

以前做消费卡,她盯上的是公家单位,可做福利。

现在卖底料和方便火锅,她认为有学生食堂的各大高校,才是目标客户。大学食堂年年有新生,只要还在开办,就有采购食材的需求。

而且能开在学校的副食店,多少都是内部人员。

她走内部关系进驻,才更容易让自热锅摆上副食店的主推货架。

若能谈成一两所大学固定合作,再加上汇捷超市,新品在本地的市场就不用发愁了。

而且,长久以来,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都是自热锅的最大市场群体。

杨知聿是知名竞赛讲师,今天带来的又是教育局的领导,这简直是最优人脉渠道。

钟慧仪怎么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当然,她也知道,杨知聿这个人不喜欢应酬交际。

所以钟慧仪表示:“放心,我就以火锅店老板的身份进去,不牵扯你进来。”

只是一桌子人都是杨知聿带来的,她要推销产品,肯定还是要先问问他更好。

怕他为难,钟慧仪想了想,又多说一句:“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场合不方便,也没关系,我后面也能自己私下再去联系。”

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怕他为难,该说的不该说的话,都跟他说清楚了。

以杨知聿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竟然会开口说:“这个生意是不是对你很重要?需不需要,直接向他们表明,我们是朋友关系?”

他这样,连钟慧仪都些许吃惊。

“还是别了。”她提醒他,“如果我通过你这层关系去推广,等于你也要欠他们人情,以后你的工作开展起来,可能就没那么利落了。”

钟慧仪越说越觉得不可行:“不要那样做。”

她解释:“我叫你出来,不是想用你拉关系,就只是怕你不喜欢我到你的工作场合推销,才想问一问。”

然而,她越是这样想规避,杨知聿却反而愈跃跃欲试。

他想起了同事刚刚说的,富兰克林效应。

帮助是相互的。

他找钟慧仪帮忙的时候,自己内心是雀跃欢喜的,那反过来,自己帮助她肯定也一样。

被帮助同样也会产生好感的吧?

杨知聿第一次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他主动将火锅底料的礼盒,拎回到包厢说:“各位,春熙火锅的老板是我老同学,这是她家的新产品,要免费请大家尝尝。”

“说是自热小火锅,以后就算不在蓉城,也能随时随地吃上春熙火锅。”

“好像里面还有定制的‘熊猫碗’,等会儿吃完,每人都送一盒!”

杨知聿是讲师,当然不擅长推销。

最后,还是钟慧仪亲自上阵,先把好烟好酒送上来,挨个认识了这些个领导。

她没有立刻推销产品,反正都已经借了杨知聿这层关系,她干脆坐下来跟一行人聊了会儿天。以杨知聿的学生时代为切入口,聊到后面,又说她女儿在学竞赛,请这些教育大佬们指点一二。

哪个领导不好为人师?

她一主动请教,一桌子老师的话匣子集体打开。杨知聿这个牵线人,兼钟麦的竞赛总教练,反而倒插不上话了。

全程,他就静静地坐在旁边,看钟慧仪游刃有余的交际。

有那么一瞬间,他好像回到了初中。

那时候,只会念书的杨知聿,就是这样跟在钟慧仪身边。

看她呼朋引伴,看她挥斥方遒。

他突然非常庆幸,自己刚刚坚持要帮她这个忙。

现在的钟慧仪比从前,更叫他崇拜。

她坐在房间里时,一直都没推销产品,等用餐结束送他们出门时,她才亲自提上礼盒顺道就介绍了。

这样既不刻意,也能让大厅其他顾客听见,前来打听。

而且,杨知聿第二天才从同事何芸那里知道,原来钟慧仪还在他们的礼盒中附赠了超市的购物卡。

“这位钟老板真厉害。”

何芸看着他,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杨老师要走的路,恐怕还很长哦!”

杨知聿的神色,顿时变得极其不自然。

“不是,我们,我和她只是——”他语无伦次地就想否认。

何芸却拍拍他的肩,意味深长地说:“杨老师,嘴硬是追不到女人的。”

杨知聿怕何芸乱传,赶紧道:“八字都没一撇,何老师,还要拜托你帮忙保密。”

但这次,他没再否认了。

何芸知道,杨知聿不喜欢把私生活摆到台面,对他比个ok:“放心,我嘴最严了。”

杨知聿这才松一口气。

*

调研组一来,学校的公开课就也要提上日程了。

钟麦还以为私立会不同,不会搞那些公立学校的形式主义,没想到私立这边更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