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影(1/2)
故人影
烧香拜佛的大丞寺和开市练摊的大丞寺它简直不是一个寺。平日里悠闲几步踱过的距离,在这人山人海的日子里挤过方寸却比攀峰还难。
听熟了各门各类的吆喝叫卖,见识了斗智斗勇的讨价还价,目睹了小到针头线脑大到一出手就是百千两的各式交易,就是没找到想找的人。
大海捞针,还不知究竟有没有针。
天色已近黄昏,集上热火气氛未减。两日下来逛得筋疲力尽,管临到佛殿后的资圣门前,躲在不碍事处休息片刻,却仍不得安宁,被旁边一处字画摊生生引去了注意。
“管正轩管学士遗墨!您瞧瞧这墨色,这落笔,这线条,何等细腻,潇洒,灵动!当然是真迹,如假包赔!”
“可这落款……看不清……”逛者质疑。
“要不是落款有些染污,能叫这个价给您?真迹不在落款,行家一鉴便知。”
管临好奇凑前旁观,只见摊主展示的是一幅泼彩莲花图,莲叶挥毫泼洒,莲花细笔勾勒,映日照水,婀娜生姿,整图思致周密,鲜活写意,只落款处有些污损模糊。
暗称惭愧,身为亲儿子,父亲的字迹还有幸认得,画作却生平从未得见,管临在一旁竟也难辨是真是赝。
那逛摊的看官并非看中莲花图本身,而是想低价抄个名家墨迹,却见卖家说是管正轩所作不过光凭一张嘴,拿不出真凭实据;且他摊上摆的皆是些无名字画,更可见都是拉噱头瞎吆喝,不对胃口,擡脚便走了。
摊主没来得及失望,立刻重打精神转移到这边新目标道:“小兄弟,一看您就比刚那位懂行,您给评评理,这实打实的管正轩亲笔画作,才卖三百文,全炎京字画店打着灯笼也没处找罢?这不识货的,且后悔去啵!”
管临一听才三百文,着实自己也买得起,要能收藏到父亲墨作,当真机不可失。只是……跟其他买家也没差,顾虑不过一样是卡在这真假难辨上。
“你可还有,管学士的其他字画?”管临尝试曲线求证。
“管学士的就这一幅,”摊主答得斩钉截铁,“您以为那么好得来的啊,人都没了好几十年了,流传到市上一共才能有几幅?”
见对方被呛得一怔,摊主怕回得太绝,好不容易有个诚心买家又跑了,忙伸手向摊下探去,口中神秘兮兮道:“倒是还有一幅字更厉害,我今儿本不想带,出门匆忙错搬了来。你若有意,莫声张,悄悄给您看看。”
“是谁的?”
摊主翻抽出一卷,向管临招招手:“到这头来。”
逛了两日全炎最盛名的集市,早旁观过各种故弄玄虚的手段了,但临到自己被引诱,还真抑制不住好奇,左右看不出吃亏看不出上当,管临便依他迈到摊位后,待他揽袖掩着外来视线,郑重其事展开字卷。
“说出来不怕您不信,”摊主低语道,“我这幅是竹西君迟风卿的字!”
这句话倒没令管临如何吃惊,但字卷只展开到两列,触目还真有点惊了。
真迹。
当年日日在泽林西院那是白泡的吗,满屋满院墨作随处可见,这侧锋入笔、亦奇亦正的迟氏行书,天下绝无第二个。
摊主见买家两眼放光,欣喜遇到了识货的,比原本打算报价又暗暗擡高几成:“怎么样,这个一眼便知真迹吧,此我镇店之宝!前有个土老帽出三两银子我都没卖,嫌他不配,哪像小兄弟你一见便是风雅之士,只八百文,就卖你。”
管临不自觉露出一丝笑意。
“……家父字画,只赠不卖……”
昔日酒肆中所言又浮现耳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