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2/2)
量化分析这块也是她的专业和兴趣所在,会想着离职不是因为工作本身,主要是地点问题。
这间公寓楼层比较高,虽然依旧跳不开密密麻麻的格子间既视感,但脑中只想着欣赏夕阳的话,还是可以忽略掉这种压迫的。
粉紫渐层的夕阳,配合着口中冰爽的乌龙茶一起食用,淡化了离别的伤感。
实则她本来对离职也不伤感。
一早的打算就是要回国工作的,回申城,回到爸爸身边去。数据分析专业在科技领先的美国确实就业和待遇不错,但申城是新的金融中心,就算发展晚了几年,也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就业去向。
她当时就企图用这种前景分析去说服爸爸,但他不同意。他们一直在沟通,谁都没让步,最后的最后,还是折中去了香港。
锻炼她自立这一点,刻到了父母的骨子里。
她是ath转的DS,至于为什么学这个,也是爸爸的建议。说她理科好,这个又好就业。爸爸的眼光也算不错吧,他一向是个稳妥的人。只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次,他会把自己搭进去?
而她没有一丁点的前情提要,完全只能胡乱猜测。
所以她要回去,必须要回去。
欣赏了一会儿落日,江之也又觉得时间没有宽裕到这个份上。她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离别的,还有准备的。
视线绕回屋内,落在一个玻璃花瓶上。在夕阳的加持下,几支冷调的白色洋桔梗投射在茶几上,被烘托出一股暖意。前天买花时已经斜剪过根茎,她起身去换水。
尽管无法带它一起走,也祝愿它能绽放地更久。
江之也拿起手机再确认了一次机票信息,这次,她买的经济舱。距离没那么远,她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她不是一个享乐主义的人,以后更加不能是。
想到这里,她仰头深呼吸了一口气,嘴里还有淡淡的茶香。若是爸爸还能和她说上话,估计会让她升舱。以前有他在,她也乐于接受这样的安排,反正有人兜底。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次回去,是她,要给他兜底。
她把机票的信息发给了姑姑江晴,姑姑只回了一个“好”字。姑姑一直算不上喜欢她,小时候就因为爸爸对她的溺爱颇有微词,每次都被爸爸打断,后来也就不说了。
其实江之也一直觉得姑姑对她还行,该给的一样没少,有话也是当面说,在外人面前还挺维护她的。人与人的感情,有时候不能强求太多。
姑姑和爸爸关系很好,或许不喜欢她的原因之一也是在为爸爸鸣不平吧。
她又翻了翻以前给爸爸发的机票信息,从来没有一个单独的“好”字,但每一句话都透露着好意。比如,和她确定时间,和她报备天气,和她商量落地以后,要吃的餐厅。
她立马将微信界面退了出来,她不能再看了,否则,待会儿就只能哭,这一屋子的东西没法收拾了。
江之也将剩余半瓶乌龙茶放回冰箱。她不喜欢应该冷藏的东西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物理变化,那会导致口感的前后差异。
在这点上,就跟她最不喜欢融化的冰淇淋一样,有时宁愿将吃到一半的冰淇淋重新放回冰箱,等它恢复口感再享用。
她不害怕等待,也可接受延迟满足。她一向是一个有初心的人,也向来不会轻易违背。
东西收拾得七七八八,就是有几件价格昂贵的正装她有些犹豫,是快递回去还是随身带走呢?
她不算一个购物狂。买东西都喜欢有的放矢,性价比高的肯定会买,但那种纯粹喜欢的几乎不买。喜欢在她这里,本身就是一种权衡,感性与理性的权衡。她很难对一件完全用不上的东西特别喜欢。她更享受物以致用的满足感。
然而对人,恰恰相反。是绝对的唯心主义。
她现在正试图用这套做事的逻辑t说服自己,如果一件事有用,她就应该去做,无所谓喜不喜欢。
她的随身包是一只hobo,大小适中,取拿物品方便,还能放下一顶鸭舌帽。里面有一个带拉链的内袋,她准备用来放两样东西:一封信和一只录音笔。
录音笔她已经听过了,信还没拆。但不拆也知道,那是爸爸的笔迹,字里行间是对录音笔的补充信息。
她再次按下开关,录音笔里清润的嗓音传来,是江照的声音。虽然很严肃,却依旧有感情。
“之也,回去厉家,回到厉至和身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