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代秘史 > 第59章 功成身退第二章 :灞桥折柳

第59章 功成身退第二章 :灞桥折柳(2/2)

目录

苏砚打开锦囊,却愣住了。里面竟是个精巧的机关锁,锁芯处刻着师父当年常说的话:“机关之道,在于顺势而为。”他望着灞河奔流的河水,忽然笑了——皇帝终究懂他,这机关锁,便是最好的赠礼。

渡口的商船鸣笛起锚,船工们的号子声惊起芦苇丛中的白鹭。沈清霜将长发束起,用一根柳树枝随意挽住:“走吗?我的船已经雇好了。”她指向河面,一艘乌篷船正缓缓驶来,船头挂着褪色的酒旗,写着“醉江湖”三字。

裴云舟将官服叠好,塞进随身的布包:“先送沈姑娘回江南吧。我听说太湖边有个书院,正缺个讲兵法的先生。”他望向远方,眼神里充满向往。

苏砚将机关锁收进怀中,最后看了一眼长安城的方向。巍峨的城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朱雀大街的繁华仿佛还在眼前。但他知道,那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走吧。”他抬脚迈向渡船,“江湖那么大,我们慢慢看。”

船桨划破水面,惊碎了长安城的倒影。沈清霜倚着船舷,任由河风掀起衣角。裴云舟坐在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埙,吹奏起一首苍凉的古曲。苏砚则蹲在船舱里,摆弄着新做的竹蜻蜓——那是方才在柳林里,答应送给岸上孩童的礼物。

灞桥渐渐远去,柳丝拂过船篷,洒下点点嫩绿。沈清霜望着水中的柳影,忽然想起幼时读过的诗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可此刻,她心中没有悲伤,只有自由的畅快。

裴云舟的埙声停了,他转头问:“你们说,江湖上会怎么传我们的故事?”

苏砚将竹蜻蜓抛向空中,看着它在阳光下旋转:“或许会说,三个傻子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偏要去吃苦。”

三人相视而笑。笑声中,乌篷船渐行渐远,只留下灞河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的青石,诉说着一个关于功成身退的故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