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历史不是爽文 > 美化地主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已经无语了

美化地主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已经无语了(2/2)

目录

生存的压力已经如此之重,在这种经济依附关系下,老百姓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在封建制度下,惨死在地主手上的农民不计其数。农民骨子里的淳朴,让他们一方面看不到自己是受压迫剥削的一方,另一方面则是面对不正当的高额负债,他们也自知理亏,所以,地主对他们的打骂和人格上的侮辱也都逆来顺受了。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地主迫害的冰山一角。为了让家里面能生存下去,有的时候卖儿卖女也是逼不得已。因为,牺牲一个人能向地主讨要一些口粮,让家里面的其他人勉强还能活下去。所以,当下一些影视剧把卖儿卖女的“脏帽子”扣在农民头上的时候,我是极其反感的。那些影视剧里面的一些编剧,就是一帮替资产阶级唱赞歌的脑残傻逼,他们假装看不到千百年来死在地主手里的农民何其多。

如果没有地主官僚的剥削压迫,没有人会走到这一步。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被迫给一些地主做妾,甚至给一些地主家的傻儿子当老婆,还有给一些死去的孩子配冥婚的。这都是在封建社会下的毒瘤。

而由于乱世战乱等原因,一些地主为了逃避兵役,和官僚联手,让穷人家的孩子替地主家的孩子上战场,就这样,本就是家庭支柱的劳动力又死在战场之上,讽刺的是,死后的抚恤金还会被地主拿去。不仅命没了,钱也没了。

农民家庭的支离破碎很大程度上都是外因,他们的歇斯底里往往都是逼出来的,都是在生命威胁之下的生存本能。

地主和官僚铁板一块,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比如官僚系统的衙役,地主家的奴仆。经济实力,行政地位,武装力量,农民一个都不存在。并且,由于思想上的桎梏,儒家文化的一些糟粕奴役着农民,让他们的质朴之下有一些无知。

当我们看到一些农民奇葩的行为时,不要去嘲笑,多去思考一些社会的原因,环境的问题。教育资源不足,民智的不到位,都是让百姓显得呆板的主因。没有人生来就希望自己是愚蠢的。

我并不否认有良知的地主,但是这就像中彩票一样,你能保证他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他的后代,能一直有良心吗?如果不从制度上变革,这种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会一直存在。那些个别地主诉说的不公,和千百年来农民的尸山血海比又算得了什么。土地改革的意义就在于此。(地主并不是一无所有,在保留生存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土改,地主还保存有土地)

当我今天再看土改的时候,我最大的感慨不是土改让老百姓耕者有其田,而是他本身的意义。中国历史上之前的所有改革,无一不是在统治阶级层面主导的改革,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张居正变法,其改革的主导者和受益者始终是当时的统治阶级,而这些所谓的改革,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加剧百姓的重担和痛苦。唯有土改,是唯一一次自下而上,由人民领袖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

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真的很畸形,我真的不理解一些编剧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不懂。如果地主真的是电视剧演的那样,至于当初会有“打土豪,分田地”这句话吗。农民是穷,但他们不是没有良知,不是没有尊严,不是没有智慧,他们比影视剧中质朴很多。如果你没接触过,就别去瞎写。

(顺便说一句,今天下乡的时候,技术不够,车前轮踩空了,乡里面的群众过来帮忙给整上去了,如果叫拖车不仅花钱,还耽误时间,我拿了几包烟给人家,人家也没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