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时间是最残忍的杀手,无声无息,无始无终(2/2)
更残酷的是,时间不仅毁灭记忆,还毁灭意义。今天我们推崇的价值观,可能在未来被完全否定;今天我们认为的真理,可能在未来被证明荒谬。这样一来,个人的奋斗与辉煌,似乎也变得毫无意义。时间不会在乎你曾经多么伟大,它只会让一切归于虚无。
所以,个人与时间的对抗,从一开始就是必败的。唯一的不同,只在于一个人被遗忘的速度快慢而已。
人类不甘心被遗忘,于是创造了文字、史书、艺术、建筑。我们总以为“记录”可以抵抗时间,可以让后人了解我们。然而,记录本身同样是脆弱的。
史书会因王朝更替而被篡改,文字会因语言变迁而失效,艺术会因审美变化而失去意义。甚至科技再发达,电子存储、云端备份,也无法保证永恒。谁能保证在百万年后,人类还存在?谁能保证在十万年后,还有人读得懂今天的文字?
即便有保存下来的记载,后人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就像我们今天看古代的甲骨文、象形符号,最多只能猜测其中含义,无法还原当时的全部世界。所谓“记录”,在时间面前,只是延缓遗忘的过程,而非真正战胜遗忘。
所谓“千秋万代流芳百世”,也不过是人类的自我安慰。真正的结局,是一切文字和记忆,都会走向消散。
如果把视野放大到宇宙,时间的残忍更是无以复加。地球有四十六亿年历史,人类文明不过几千年,在宇宙面前微不足道。而未来,太阳会熄灭,银河会坍缩,宇宙会走向热寂。届时,所有星辰都会熄灭,所有生命都会消亡,一切痕迹都将彻底消失。
时间在宇宙尺度上的残酷,不是“摧毁”,而是“熵增”。一切秩序都会被打散,能量会逐渐均匀,直至彻底沉寂。无论文明再辉煌,无论科技再先进,最终都无法逃脱时间的归零。人类以为自己能创造永恒,但在宇宙的时间面前,永恒只是幻觉。
因此,所谓“万古长存”,在时间和宇宙的角度下,根本不存在。只有熵增,只有消散,只有归零。
时间的残酷,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如果一切都会被时间吞噬,那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类的一切奋斗、创造、牺牲,最终都无法避免虚无。那我们为何还要努力?为何还要追求?
这正是时间最冷酷之处:它让人怀疑意义本身的存在。无论是王朝的辉煌,还是个人的梦想,最终都会归于虚无。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只是徒劳?
哲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认为,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有的人认为,意义在于当下,而不是未来;还有人认为,意义本身就是幻觉,生命只是被迫参与的一场虚无游戏。无论如何,时间逼迫人类不断去寻找意义,却又不断粉碎人类的答案。
尽管知道一切都会消亡,人类仍然不断挣扎。我们建造金字塔、修筑长城、写诗作赋、拍摄电影……所有这些努力,都是试图留下痕迹,证明我们存在过。哪怕明知终有一天会消失,人类依旧要对抗。
这种挣扎或许是徒劳的,但它本身也构成了人类的尊严。正因为时间不可战胜,所以人类的抗争才显得悲壮。即便知道结果必然失败,人类依旧在创造意义。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恰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地方。
或许,这就是时间残忍背后的一丝温情:它让人类在虚无中,依旧去追寻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