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契纸疑云三(2/2)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李信的声音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婉儿!”
一直侍立在李信身侧的万雪儿(婉儿是她在民间用的化名)应声上前,她手中拿着一个特制的、镶嵌着水晶透镜的放大镜。
万雪儿将放大镜对准契约上的指印,又对准过户文书上的指印。
“诸位请看!”万雪儿清冷的声音响起,“契约上的指印,纹路清晰连贯,边缘略有晕染,是直接按在契约上形成。而这份过户文书上的指印…”她将放大镜移过去,“纹路虽然相似,但细看之下,边缘过于整齐,纹路衔接处有细微断裂,且…指印的红色之下,似乎…还覆盖着一层…极淡的…墨迹轮廓!”
堂上堂下,一片哗然!
“覆盖墨迹?!”李茂才县令失声惊呼。
“不错!”李信猛地一拍惊堂木,声震屋瓦!“真相就是:张仁义与户房书吏勾结,先以欺诈或强迫手段,让灾民在事先准备好的卖身契或绝卖契上按下指印!然后,他们利用指印未干透的印泥,将其覆盖在早已写好的、需要灾民‘确认’的过户文书签名处!这样,一个清晰的指印就‘完美’地转移到了过户文书上!而灾民,甚至不知道自己按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这就是为什么过户文书上会有指印,而灾民却声称只签了一份‘雇佣契约’!这就是所谓的‘指模覆盖’!瞒天过海!偷梁换柱!”
死寂!
大堂内外,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匪夷所思却又阴险至极的手法惊呆了!
片刻之后,堂外的灾民爆发出震天的怒吼!
“骗子!强盗!”
“还我田地!还我自由!”
“青天大老爷!为我们做主啊!”
张仁义、孙有才、李德贵等人,面如死灰,彻底瘫倒在地,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
就在这激愤与死寂交织的时刻,大堂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只见两名身着绯色官袍、气度威严的中年官员,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进来。正是奉旨前来长平赈灾的户部尚书卢俊峰与工部尚书潘训季!
他们显然已经听闻了四皇子在此断案的消息,匆匆赶来。卢俊峰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扫视着堂内混乱的景象,眉头紧锁。潘训季则略显富态,眼中带着震惊与凝重。
李信看到二人,微微颔首示意。卢俊峰和潘训季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户部尚书卢俊峰(工部尚书潘训季),参见四皇子殿下!”
“二位尚书免礼。”李信声音沉稳,“来得正好。此案涉及灾民田产被强占、人身被欺诈奴役,正需二位见证。”
卢俊峰和潘训季肃然应诺,站到一旁。卢俊峰的目光落在案头堆积的证据上,尤其是那些契约和账册,眼神愈发冰冷。潘训季则看着堂下瘫软的张仁义等人,又望向堂外群情激愤的灾民,面色沉重。
李信不再耽搁,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堂下罪人,又望向堂外激愤的百姓,朗声宣判:
“张仁义!身为地方豪强,不思赈济乡邻,反趁天灾之危,行欺诈奴役、强取豪夺之事!罪大恶极!孙有才、李德贵!身为朝廷吏员,食君之禄,却贪赃枉法,勾结豪强,残害百姓!罪无可赦!”
“来人!将张仁义、孙有才、李德贵及一干涉案管事,革去衣冠,打入死牢!待本皇子奏明朝廷,严惩不贷!”
“所有被欺诈、被迫签订的卖身契、绝卖契,一律作废!被强占的田产,即刻归还原主!户房所有涉案文书,一律销毁!长平县衙,即刻起,全力配合,清点灾民损失,妥善安置!若再有徇私枉法、怠惰推诿者,严惩不贷!”
“四皇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堂外,灾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王老栓老泪纵横,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象征着祖业的地契副本,泣不成声。赵氏抱着退烧的幼儿,对着大堂方向连连叩首。断腿老兵李铁柱,挺直了佝偻的脊背,浑浊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卢俊峰和潘训季目睹此情此景,心中亦是震动不已。卢俊峰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为灾民昭雪沉冤,臣等钦佩!户部定当全力配合,确保田产归还,并严查各地赈济粮款发放,杜绝此类恶行!”
潘训季也接口道:“工部亦将加紧修复堤坝,疏通河道,重建家园,让灾民早日安居乐业!绝不容许宵小之徒趁灾作乱!”
李信看着眼前两位尚书,清俊的脸上露出了连日来第一个释然而又坚定的笑容。他并非为了权势,但此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权力”的重量与责任——用它来劈开黑暗,守护微光!而卢俊峰和潘训季的到来,也意味着朝廷的力量将真正深入这片受灾的土地,为后续的赈灾重建带来希望。
万雪儿站在他身侧,看着丈夫挺拔如松的背影,眼中充满了骄傲与柔情。她知道,经此一案,她的夫君,这位沉寂多年的四皇子,如同一柄尘封的利剑,终于在这一刻,为这浑浊世道,划出了一道凛冽的青天!而这,仅仅只是开始。长平县的浊流虽被斩断,但这片泽国遗殇之下,还有更多需要抚平的创伤,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