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七星连珠 他与她,必有一战(1/2)
第138章 七星连珠 他与她,必有一战
大凛王廷中, 小儿做君王。
两年过去,他也已是十二岁的少年,金碧辉煌的大殿上, 朱柱描金, 帝师点燃龙涎香,不多时, 龙椅上的少年就昏昏欲睡。
底下大臣不敢多言,大殿内一片压抑。
帝师轻笑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君上有些乏了。”
有臣子张了张口, 最终还是闭上嘴。帝师的手按在少帝肩头,声音轻缓:“君上,他们不言语,贫道倒是有一言。”
少帝微微擡头,顺从道:“帝师请讲。”
他话音刚落,便有一人被押上大殿,他脸上一片血肉模糊, 早已看不出本来样貌。少帝手一紧,不动声色等着帝师开口。
“前些日子宫里不是闹了鬼?贫道昨夜问鬼何在,它告诉我, 鬼立正东。”
朝臣打了个冷颤, 宫中正东,正是帝王寝宫。帝师抱着拂尘走到底下那人身边,挑开那人遮面的乱发:“此人啊, 便是被鬼上身, 才去了寝宫想要坏了君上身上的龙气罢。”
他说得轻巧,随手拔出侍卫佩刀,一刀斩断了他脖颈, 鲜血顿时喷涌而出,血肉模糊的人头骨碌碌滚到龙椅前面。帝师笑了声,提着人头在少帝面前轻晃。
鲜血顺着脖颈的断口往下淌,落在少帝那身龙袍上,洇开一片。
“今日也没甚么大事了,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君上,你说呢?”他眉目柔和,将人头随手一扔。那人头一路滚到大殿门口,撞到门槛才停下。
外面明明天光大好,可那金灿灿的光正巧落在那颗人头上,照得鲜血生光,刺目非常。
少帝垂下眼,挥袖道:“都散了罢。”
待朝臣散去,帝师拢着手,谦恭道:“臣也告退了。”
大殿被关上,再透不进来一丝光亮。少帝蜷曲在龙椅上,怔怔地看着血泊里无头的尸首,很多次,他见过很多次死人。
那些人,总在午夜梦回时出现在他的梦里,可是……不是他杀的他们啊,若要偿命,为何不去找那帝师?他害怕,在无数个夜里把被褥拉起来把自己罩得严严实实。
为什么?帝师为什么要选中他来做这个傀儡呢?
他从龙椅上站起,踉跄着蹚过地上的鲜血,走过去弯腰抱起那个头颅,把它抱在怀里,在尸首边坐下,想把它们拼起来。可是无论如何,那枚头颅都连不回去了,他看着紧闭的殿门,眼中茫茫,低声喃喃。
所有的声音都被隔绝,他终于不再执着,放开了手中的头颅。他想逃出去,活下去。
哪怕是死在皇宫外。
帝师走过宫苑,拂尘扬起一抹漂亮的弧度,那张银面具早已取下,露出俊朗面貌。他指尖落在开得正盛的凌霄花上,手一转便掐下一朵。
如火般的凌霄花,像是他曾见过的飘扬在临北城上那面火色战旗。
他擡眼望向大殿,碧瓦飞檐,好不漂亮。
“天道苍苍,因果轮回。她早染罪业,又何必修苍生道……”
他与她,必有一战。
是夜,高高帝师台上,点燃八方烛火。
初夏时节的风将薄纱带起,很快,薄纱被烛火点燃。他静静坐在当中,托着拂尘,将一枚玲珑棋子落在棋盘空位上,这是一盘死棋,若是她,又会如何走?
天上七星成一线时,最后的火焰也熄灭。他手微顿,将手中棋子扔进棋钵。
七星连珠,福祸未定。
许小曲盘坐在白城最高处,手中握着那三枚铜钱。
三枚古铜钱在夜色里泛着铜亮,顺天行卦,卦卜吉凶。祭坛未起,也可问天道。天道告之,福祸相依,便再解不出旁的。
她收捡好铜钱,摩挲着龟甲,遥遥望去,见夜雾笼罩,那七星连珠之象被飘来的乌云遮住。
他们拿下白城已有三日,三日里未有动静,也不知岳成秋那方如何。她告知苏星忱莫莽撞,苏星忱也知如今是何情形,他不会乱来,可那边领兵的是岳成秋。
听风谷白石坡他吃了一次亏,应当不会再吃第二次。
她站起身,理好衣摆正欲下高台,忽见远处隐有火光。
那火光成线,由远及近,守在外面的兵士号角吹响,惊起喧嚣。白城离轩城这般远,就是大凛军起意攻伐也来不了这么快。
火色衣袂翻飞,她攀下高台,不多时就冲到城楼上。
边月看着慢慢靠近的火光,眉一挑:“攻城还大张旗鼓,也是大丈夫。”
“不像是攻城。”她眼眸微眯,止住正欲放箭的兵士,命他们点燃城墙上火把,将白城城门照亮。明亮火光里,她看清飘扬的战旗,待他们更近些,她看清来人,转头调笑道,“边月,你族里还是有大丈夫。”
边月一哂,让底下人开了城门。
边晟被他一瞥,吓住,半晌,才小心开口:“苏大当家要我前来相助,我、我就……”
“你就大张旗鼓跟旁人说,宋大人到白城了,快来杀了她?”边月冷声,他看过来,“若是他带了尾巴,我就把他宰了。”
“轩城离此远着呢……”边晟缩了缩头,往她身后躲。
她无奈,将边晟拉了拉,低声道:“带着你的人马下去安顿,旁的不用管。”
“多谢宋大人救我一命。”边晟被吓了个够呛,忙带着人下去,走前还不忘朝她作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