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真真假假(2/2)
包括一直冷眼旁观着的皇后。
刚才她费尽玲珑口舌,才无惊无险地化解了一场父子矛盾,这一波刚平下去,未等她喘口气,另一波又来了。
她一口气噎在喉咙里,险些下不去。
那玉佩,她自然也认出来了。
那是皇上册封太子之时,她亲手给太子戴上的。
在当今世上,乃是绝无仅有的一块!
那不仅是一枚玉佩,更是身份的彰显。不说私通一事,光是遗落玉佩这一桩罪,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足够让帝王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了。
至于与姜贵人私通一事,她原是觉得她家皇儿不至于糊涂至此,此时看向太子那战战兢兢的模样,她却有些不确定了。
凤眸在太子和姜贵人身上来回切换,她的脑中不由浮现了些往事:似乎太子过往每次进宫来,姜贵人总会到她的寝殿来。
是事有凑巧,还是有意为之?
皇后瞥了一眼地上的人,心里忽而没由来的一阵心慌。
知子莫若母。
她这儿子若与姜贵人无事发生,此时定会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而不是像今天这般模样,抖抖索索,慌乱不已。
天下女子之多,他不招惹,偏偏要寻皇上枕边的女子!
还真是不成器!
皇后闭眼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待思绪平静下来了,才缓缓开口道:“坤儿,你快起身,你既没有做过,便不怕旁人诬陷。”
“母后明白,你是因为担忧父皇知道你遗落了玉佩,会对你严加责罚,”
皇后说着,上前将太子扶了起来,还颇为温和地给他拍去身上的灰尘,言语亲昵,似是根本不相信他会做出如此以下犯上之事,“你看你,都多大的人了,还怕父皇责罚?就这么不想被禁足在府里头罚抄书么?”
太子本像一只飘摇在海里的小舟,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搅得站不住脚跟,此时听得皇后所言,才渐渐找回了主心骨。
“母后,禁足事小,儿臣主要是担心耽搁了侦查户部尚书一案…”
话未说完,皇后便打断了他,“你看你,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担心朝廷里头的事,”
说着,看向皇上手里的玉佩,颇为郑重地告诫道:“这玉佩啊,乃是先祖传下来的,意义深远,丢了可还是小事,怕就怕有心人拿了这玉佩,去做些见不得光的事,如此就得不偿失了。”
“这孰轻孰重,坤儿你该要分明白。”
话外之音,也是在点明,锦衣卫在这院落里拾到太子的玉佩,乃是有人心为之。
而那有心人是谁,自然无需她言明了。
太子领会,又是一通告罪,“母后教训的是,儿臣知罪。”
母子二人这一通对话下来,便只认了遗落玉佩之事,至于旁的,便都是心思叵测之人,故意而为之。
反正太子总也是清白无辜的。
一直跪在地上的姜贵人自然听出来了,她不由冷哼出声。
这母子二人一唱一和,不去唱戏,还真是可惜了。
因为心中气愤,她声音稍大了些,被站在她身旁的皇上听了个正着。
“怎么?姜贵人可是有话要说?”
姜贵人不设防,微微吓了一惊,“臣妾不敢。”
皇上虽然糊涂,但母子二人在他面前如此欲盖弥彰的遮掩,更引起他的怀疑了。
他不再看向做戏的母子二人,只在姜贵人面前蹲了下来,“姜贵人,你跟朕坦白,你与太子,可曾…可曾有仇?”
他原是想问‘可曾有过私通’的,话到嘴边硬是咽了回去。
要他承认自己被无能的儿子给绿了,这无疑照着他的胸口插上一刀。
让人死不瞑目,又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