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京城重逢(1/2)
第18章:京城重逢
盛康七年·二月
二月里的帝京银装素裹,太医院青灰色的屋檐上积了层薄雪。
温亭羽立在廊下,望着院中那株老梅发呆。枝头几点红蕊在寒风中颤动,恰似他此刻忐忑的心绪。
公子,老爷唤您去书房。老仆温忠佝偻着腰前来通传,声音压得极低,兵部王大人来了,脸色不大好。
“好,我知道了。”温亭羽闻言整了整衣冠,指尖在袖中无意识地攥了攥。
回京半月有余,朝中风云变幻,父亲温如春的眉头越锁越紧。他轻吸一口气,踏着青砖步向书房,积雪在靴底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书房门半掩着,里头传来茶盏轻叩桌面的脆响。温亭羽在门前略整袍袖,正要通报,却听见王焕阴沉的声音穿透门缝:
温院使,令郎与秦战过从甚密之事,朝中已人尽皆知。大殿下很是不悦啊...
小儿在边关行医,自然要与守将往来。父亲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温亭羽听得出其中强压的怒意,若这般寻常公务也要被说成结党,岂非欲加之罪?
寻常公务?王焕冷笑一声,琴笛和鸣是同僚之谊?月下谈心是公务所需?温院使,明人不说暗话...
温亭羽心头一跳,正欲推门而入,忽见廊柱后转出个端着茶盘的丫鬟。他顺势轻咳一声,提高音调道:父亲,孩儿前来请安。
书房内霎时静了下来。片刻后,父亲的声音传来:进来吧。
推门入内,炭盆烧得正旺,烘得满室暖意。王焕端坐在太师椅上,四十出头的年纪,面白无须,一双三角眼正阴恻恻地打量着他。温亭羽不动声色地行礼:见过王大人。
贤侄不必多礼。王焕假意虚扶,指尖在袖口金线绣的云纹上轻轻一掸,方才正与令尊说起你在边关的......趣事呢。
温如春坐在书案后,霜白的鬓角在烛光下格外显眼。
他朝儿子递来个安抚的眼神,转而向王焕道:王大人,小儿初归,尚未面圣述职。若有疑问,不如待......
哎,温院使多虑了。王焕忽然堆起笑脸,起身整了整孔雀补服,本官也是关心贤侄。毕竟......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三日后宫中冬宴,听说秦将军也要奉召回京了。
温亭羽心头剧震,袖中的手猛地攥紧。秦战要回京了?他强自压下翻涌的心绪,面上不露分毫:多谢王大人告知。下官定当谨守本分,不负圣恩。
王焕眯着眼盯了他片刻,忽然抚掌大笑:好!好!不愧是温院使教出来的儿子。说罢拱手告辞,临走时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却如毒蛇吐信般令人遍体生寒。
待脚步声远去,温如春立刻掩上门窗,拉着儿子在炭盆旁坐下。老人家的手微微发抖:羽儿,方才的话你都听见了?
父亲......温亭羽喉头发紧,是孩儿连累了您。
温如春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今早太医院值房收到的。你且看看。
信纸展开,是太医院同僚的笔迹,详述了大皇子一党近日在朝堂上对秦战的弹劾——擅权边陲结党营私蓄养死士,条条都是杀头的罪名。温亭羽越看越是心惊,纸上的墨迹在眼前模糊成一片。
他们这是要置秦将军于死地......他喃喃道,忽然抓住父亲的手,父亲,秦将军绝无二心!我在边关亲眼所见......
为父自然明白。温如春叹息着拍拍他的手,但眼下朝局......唉,你且记住,无论宴会上发生什么,都要装作与秦将军素不相识。
温亭羽怔怔望着炭盆中跳动的火苗,秦战教他辨识草药时专注的侧脸、月下合奏时默契的眼神、离别时塞给他的弓弩......种种画面在脑海中翻涌。要他装作陌路,谈何容易?
孩儿明白。他最终低声应道,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
三日后,紫禁城内张灯结彩。温亭羽随着父亲踏入乾清宫时,殿内已觥筹交错。他身着御医正六品鹭鸶补服,青缎官帽下露出一截白玉般的脖颈,在满堂朱紫中显得格外清雅。
那就是温家的公子?
听说在边关与秦将军......
细碎的议论声飘入耳中,温亭羽恍若未闻,垂眸跟在父亲身后。忽然殿门处传来一阵骚动,几个武将鱼贯而入。他的余光捕捉到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心脏顿时漏跳一拍。
秦战一身二品麒麟补服,腰间玉带上悬着御赐宝剑,行走间甲叶轻响。半载未见,将军轮廓越发深刻,眉宇间的肃杀之气更甚往昔。
他在殿中站定,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在掠过温亭羽时微不可察地顿了顿。
臣,西北总兵秦战,奉召觐见。低沉的声音在金殿上回荡,惊得温亭羽指尖发颤。他死死盯着自己的鞋尖,生怕一个眼神就会泄露心事。
皇帝高坐龙椅,说了些犒赏边关将士的场面话。温亭羽却注意到大皇子赵棣的目光始终钉在秦战身上,而王焕正凑在二皇子赵桓耳边低语。朝堂上暗流涌动,仿佛有无数无形的丝线在宴席间穿梭。
宴至中途,侍从们捧上御酒。温亭羽正欲接过酒盏,忽见秦战朝他这个方向举杯示意。他慌忙端起酒杯,却在两人目光相接的瞬间,读懂了将军眼中的深意。
下官敬秦将军。他强作镇定地走过去行礼,声音恰到好处地保持着陌生同僚该有的疏离。
酒杯相碰的刹那,秦战的指尖不着痕迹地在他掌心一蹭。温亭羽只觉有片薄如蝉翼的纸笺滑入袖中,惊得他险些摔了杯子。
好在众人注意力都被大皇子突然的发言吸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