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新年守岁(1/2)
第17章:新年守岁
盛康六年·腊月
腊月三十的边关,寒风呼啸,大雪封山。军营各处却张灯结彩,士兵们用红纸剪了窗花贴在营帐上,简陋的木门上贴着崭新的春联,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温亭羽在医帐里忙碌着,案板上堆满了面团和馅料。几个小兵围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将面团擀成薄皮,包入馅料,捏出精巧的褶子。
温大人,这饺子真能带来好运吗?一个年轻士兵忍不住问道。
京城习俗如此。温亭羽笑着将包好的饺子排列整齐,除夕夜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来年吉祥。
咱们将军从来不过年的,另一个老兵插嘴道,往年除夕照常练兵,今年居然破例放假,还准许饮酒,真是稀奇。
温亭羽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心头泛起一丝暖意。自从两人相互照顾,秦战对他的态度越发温和,甚至为他在军中辟出一块药圃,允许他按照京城习俗准备年节。
将军体恤将士们一年辛苦。他轻声道,继续低头包饺子。
要我说,这都是温大人的功劳。小兵笑嘻嘻地说,自从您来了,将军整个人都和善了不少。
温亭羽耳根一热,连忙转移话题:去问问赵老,他那边的药酒准备好了没?
小兵们领命而去,医帐里顿时安静下来。温亭羽擦了擦手上的面粉,望向窗外。
暮色已经降临,雪停了,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黑色。远处传来士兵们的欢声笑语,夹杂着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两年多了,他心想,期间经历了生死危机,还有与秦战之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发什么呆?
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亭羽猛地回头,只见秦战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帐门口。
将军今日难得没穿铠甲,一身深蓝色棉袍,腰间松松地系着一条黑色腰带,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日柔和许多。
将、将军。温亭羽慌忙起身行礼,饺子快包好了。
秦战走近,目光扫过案板上整齐排列的饺子:京城习俗?
嗯,除夕夜吃饺子,团圆美满的意思。温亭羽解释道,突然注意到秦战的手上沾了些墨迹,将军在忙军务?
秦战摇摇头:我去再写几副春联。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很多年没写了。
温亭羽心头一动。秦战父母早亡,想必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过过年了。他鼓起勇气提议:那你先去吧,待会儿一起来吃饺子?我还准备了些京城带来的茶叶。
秦战的目光在温亭羽脸上停留了片刻,轻轻点头:好。
一群兵围着温亭羽站在灶台前,看他小心翼翼地捏着饺子皮,将馅料包进去,这是温御医在亲手制作元宝饺子。
温大人,这饺子真能包进铜钱?一个年轻士兵瞪大了眼睛问道。
温亭羽笑着点点头:京城习俗,吃到铜钱饺子的人来年会有好运。他将一枚擦得锃亮的铜钱包进其中一个饺子,特意捏了个不同的花边做记号——这个,他要确保秦战吃到。
厨房外传来一阵骚动,秦战带着几位将领走了进来。
温亭羽擡头,正对上秦战含笑的眼睛。自从那场大病后,两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尴尬随着时间的迁移渐渐的消散了。
秦战挑眉,突然卷起袖子:教我。
这个简单的请求让温亭羽心头一暖。他挪了挪位置,让秦战站在自己身边,然后拿起一张饺子皮示范:放馅料,不要太多...对,然后这样捏起来...
秦战学得很认真,但那双惯于握剑的大手显然不太擅长这种精细活。他包的饺子要么馅料外溢,要么形状怪异,惹得周围士兵忍俊不禁。
笑什么?秦战佯装恼怒,第一次包,已经很不错了。
温亭羽看着他手中那个歪歪扭扭的饺子,忍不住笑出声:将军还是去巡视军营吧,这里交给我。
秦战无奈地摇摇头,却坚持又包了几个才离开。温亭羽注意到,将军临走时特意多看了几眼那个做了记号的铜钱饺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
夜幕降临,军营中央的空地上燃起数堆篝火。将士们围坐成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热闹。温亭羽亲自将煮好的饺子端到主桌上,特意将那个特殊饺子放在靠近秦战的位置。
来,尝尝京城风味。温亭羽为秦战夹了几个饺子,状似随意地将那个做了记号的也夹了进去。
秦战接过,蘸了醋一口咬下,随即叮的一声轻响——铜钱被他吐在了桌上。周围将士立刻欢呼起来:
将军来年必有大运!
温大人包的饺子就是灵验!
秦战拿起铜钱,在火光下仔细端详,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温亭羽一眼:多谢。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热烈。士兵们轮流表演助兴,有人摔跤,有人唱起家乡小调。温亭羽也被起哄抚琴一曲,他推辞不过,只好取出那张古琴。
献丑了,一曲《贺新岁》,祝诸位新年安康。
琴音如流水般倾泻而出,欢快明亮,仿佛春风拂过冰封的大地。士兵们跟着节奏拍手哼唱,就连最严肃的老将也露出了笑容。
温亭羽擡头,正对上秦战专注的目光——将军坐在主位,手中把玩着那枚铜钱,眼睛却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眸中似有千言万语。
曲终时,掌声雷动。温亭羽红着脸收起琴,回到座位上。秦战亲自给他斟了杯酒:琴艺越发精进了。
将军过奖。温亭羽低头抿了一口,掩饰脸上的热度。
宴席持续到深夜,随着更夫的梆子声响起,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散去。温亭羽也起身告辞,却被秦战叫住。
陪我去城墙上看看。将军的声音带着几分酒意,却不失清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