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东北大学:全国书画预展(3)(1/2)
藤原朴田惊叹道:“这里的许多作品,曾经在本世纪初的日本展出过,太美了!太古典了!”
“临摹的再好最多三等品而已。”王至诚带藤原朴田来看“日本同学会。”
王至诚重点介绍了康有为留学日本以及他的书法,然后来到孙中山等画像面前,他说:“这位先生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画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字号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曾经东渡日本,在日本接受过先进思想。这是他的书法遗作。”
“这幅作品是黄兴先生。”藤原朴田认出了黄兴的书法。
王至诚说:“汉族,原名轸,后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人。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日本弘文学院。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后裔。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藤原朴田说:“孙文、黄兴,还有后面的宋教仁、廖仲恺都是同盟会成员。创办革命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并入读日本法政大学,可惜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不治身亡,年仅31岁。 廖仲恺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可惜,他父亲因病去世后,同母亲回国,1925年被刺杀身亡。这四位先生的去世是中国人民的损失啊!”
“这几位功绩不可磨灭。”王至诚讲道,“陈天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留学日本日本法政大学。1905年,在日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日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着《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这是他作品的其中一部分。另一位邹容,中国近代着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绍陶,自费留学日本同文书院时改名邹容。邹容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折磨致病。年仅20岁。经孙中山批准,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这是临时政府的批文。”
“这幅秋瑾的字也不错。”藤原朴田说。
王至诚说:“毕业于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她是我国民主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为民主革命而牺牲的女英雄,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