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洪荒:洪荒演义 > 第337章 圣人远眺?紫霄宫中观古今

第337章 圣人远眺?紫霄宫中观古今(1/2)

目录

新宇宙,洪荒天地,意识形态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万族生灵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无关于力量强弱,而直指文明根本方向的纷争之中。而在那至高至圣、超脱于万界纷扰之外的紫霄宫内,又是另一番景象。

此地非处三十三天外,亦非隐于混沌某处,乃是鸿钧道君于无量时空之外,以无上伟力开辟的一方道境。宫阙朴素,不见金碧辉煌,唯有紫气氤氲,缭绕不绝,每一缕气息都蕴含着至高的天道法则。宫内无日月星辰,却自有明光普照,温暖而不刺目;无时间流逝之感,仿佛万古皆在一瞬,一瞬亦可为万古。

此时,宫内的云床之上,数道身影默然静坐,周身道韵与这紫霄宫融为一体,仿佛他们本就是此地的一部分,亘古如此。

正中央,太清圣人老子身形清瘦,面容古井无波,仿佛已沉睡了万古,又仿佛始终清醒地观照着一切。他头顶天地玄黄玲珑塔垂下万道玄黄之气,却不再如往日般只护持己身,那气流丝丝缕缕,悄然蔓延,与整个紫霄宫、乃至宫外无尽虚无隐隐相连,似乎在以一种无比玄妙的方式,平衡着某种更深层次的东西。他的存在,就是“静”与“衡”的化身。

其左侧,玉清圣人元始天尊正襟危坐,面容威严,周身玉清仙光澄澈剔透,映照出森罗万象,却皆井然有序,不容半分僭越。他手中并无玉如意,但那无形的“秩序”之力,却比任何法宝都更令人敬畏。他的目光开阖间,仿佛能裁定诸天法则,赏善罚恶,维护着那不容侵犯的“规矩”。

右侧,灵宝天尊通天教主,虽同样静坐,气势却与二者迥异。他周身隐隐有剑意吞吐,并非刻意散发,而是其本性自然流露,凌厉迫人,仿佛随时可斩破一切束缚与虚妄。他的道袍之上,似有无数细小的截天剑纹生灭,代表着那“遁去的一”,那一线生机,那敢于质疑与挑战的锋芒。他的眼中,没有老子的淡漠,也没有元始的威严,只有一种对万物演变、对激烈变化的深沉关注与隐隐期待。

稍远些,西方二位教主并坐。接引道人面含悲苦,周身笼罩在淡淡的金色佛光之中,那光芒慈悲祥和,却仿佛承载着众生无尽的苦难与祈愿,显得沉重而肃穆。准提道人则手持七宝妙树枝桠,眼神灵动,似在 stantly 推演计算,寻找着那万千因果线中可能存在的“缘”与“变数”,为那寂灭超脱之道寻觅一丝丝实践的契机。

还有女娲娘娘,人身蛇尾的道体显化,周身环绕造化清气,她手中把玩着一团不断变化的息壤,目光温柔中带着一丝忧虑,更多地投注在新宇宙那无尽生灵的繁衍与喜怒哀乐之上,她是圣中之母,对“生”之关注,远胜于“道”之争。

这六位洪荒圣人,此刻皆齐聚于此,并非议事,亦非听道,只是默然“远眺”。

他们的目光,早已超越了紫霄宫的界限,穿透了无量时空,落在了那正在上演意识形态之争的新宇宙洪荒之中。于他们而言,万族生灵的争论、算计、乃至冲突,都如同掌中观纹,清晰无比。

他们看到,仙神建立的学宫之外,机械族的逻辑单元以绝对理性的数据流,构建起庞大的论证壁垒,批驳着“感悟天道”的不确定性,引得不少年轻修士道心摇曳,甚至开始怀疑自身道途。 他们看到,基因族的强大战士在擂台上,以纯粹肉身的恐怖力量,轻易击败了依赖法宝与符箓的仙神弟子,引发了对“生命进化”与“外物借助”孰优孰烈的广泛争论,狂热与鄙夷的目光在台下交织。 他们看到,人族的城市中,分化为不同倾向的派系,有的主张全面拥抱科技,改造自身以适应未来;有的坚决守护传统修行,视一切改造为异端;还有的试图艰难地走在那条融合的钢丝上,左右支绌,备受压力。 他们看到,那来自旧世轮回的印记——孙悟空的不羁道纹,偶尔会让某个机械族单元突然产生“不合理”的创新灵感,突破原有逻辑框架;姜子牙的宿命道纹,会让某位推演天机的仙神莫名感受到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行事愈发谨慎;而无天的毁灭道纹,则会在激烈的理念冲突中,悄然放大某些极端者的怨憎与破坏欲…

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声音如同玉磬轻鸣,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量劫之序,已然开启。意识形态之争,源于根本道途之异,较之力量之争,更为本质,更为酷烈。长此以往,恐重蹈旧世覆辙,阐、截之争,犹在眼前。”他的目光扫过通天教主,隐隐有警示之意。昔日封神旧事,虽是天道定数,亦是道争之果。

通天教主闻言,周身剑意微涨,发出一声轻笑,那笑声中却无多少暖意:“重蹈覆辙?师兄此言差矣。旧世之劫,乃顺天应命,汰弱留强,虽惨烈,亦有其道。然此番,新宇宙有文明灯塔悬照,有旧世印记融入法则,更兼科技、基因新途并立,早已非旧世格局。此非简单覆辙,而是万道争流,竞逐文明主序之新局!大争之世,方显真颜色,岂能因畏劫而止步?”

“阿弥陀佛。”接引道人低诵佛号,悲苦之色更浓,“通天道友所言‘争’字,便是无量劫起之根源。众生执念,分别心起,固执己见,排斥他道,便是贪嗔痴慢疑五毒炽盛。无论力量之争,还是理念之争,终将引动无明业火,焚毁文明自身。须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执着于是非对错,本身便是轮回之苦。”

准提道人接口道,手中七宝妙树轻轻刷动,仿佛在拂去尘埃:“然也。然此劫避无可避,亦是众生必经之历练。我西方之缘,或应于此。不强求同,而寻共存之机;不执拗于辩,而启智慧之门。若能于此纷争中,寻得一丝超脱执着、明心见性之机,便是劫中之缘,火中红莲。”

女娲娘娘轻叹一声,手中的息壤化作一个小小的人儿,那人儿脸上却同时呈现出迷茫、坚定、狂热、痛苦种种矛盾神情:“众生皆苦,于理念之漩涡中挣扎,或迷失,或偏激。吾只愿造化不止,生机不灭。无论仙神、机械、基因,或是人族,皆是这新宇宙孕育之灵,何苦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定个主次高下?若能各展其长,和谐共处,方是生灵之福。”

老子始终沉默,此时方才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眼中并无波澜,倒映出的却非眼前景象,而是那贯穿新旧宇宙的文明长河,以及那长河中无数兴衰起伏的浪花。

“轮回之迹,确然相似。”他的声音平淡悠远,如同自万古前传来,“巫妖争霸,是为天地主宰之权;阐截之争,是为道统正朔之名;而今意识形态之争,是为文明未来之方向。其核心,皆是‘我道’与‘他道’之别,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执念。”

“然,”他话锋微转,目光似乎掠过那遥远的文明灯塔,“旧世无此灯塔,无此跨越轮回之锚点,无此明确之旧世印记为鉴,亦无科技、基因这般截然不同却又能与仙道并驾齐驱之新途。此乃变数,亦是生机。”

“鸿钧老师曾言,此界天道已纳‘文明平衡’。这意味着,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若想独尊,彻底湮灭他道,必遭天道反噬。此劫之烈,或许不在毁灭肉身,而在同化思想,湮灭个性,使文明归于死寂之一元。而灯塔存在,旧世回响,则不断提醒众生,文明之多样性何其珍贵,单一取向之毁灭性后果何其惨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