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刺灸心法要旨1-6(1/2)
肺经循行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络肠循胃散流行,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肘中,循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端通,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注释】手太阴肺经的经脉,说起始于中焦,是指起始于任脉的中脘穴。向下联络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是说本经的络脉,散布流行,向下就联络大肠,返回向上而循着胃的上口,并非是向上穿过横膈归属肺脏的直行经脉。经络的运行,循环不止没有尽头。所以手太阴经的脉,必定从足厥阴经的支脉期门穴,循行到中脘穴,向上穿过横膈归属肺脏,从而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从肺系横向走出腋下,到达中府、云门穴,向下沿着上臂内侧的天府、侠白穴;从侠白穴行走在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的尺泽穴;从尺泽穴沿着前臂内侧桡骨的下缘到孔最穴,从孔最穴进入寸口的列缺、经渠、太渊穴;从太渊穴上行到鱼际部,进入鱼际穴;从鱼际穴出于大拇指末端的少商穴而终结。它的支脉从腕后直向伸出,沿着食指内侧边缘到达其末端,从而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译文】手太阴肺经有十一个穴位,依次为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接下来是尺泽,再接着是孔最与列缺,然后是经渠、太渊,往下是鱼际,最后到手指末端的少商,其穴位像韭菜叶那样细小。
肺经分寸歌
太阴中府三肋间,上行云门寸六许,云在任玑旁六寸,大肠巨骨下二骨,天府腋三动脉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上七寸拟,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端内侧,鼻衄刺之立时止。
【注释】中府穴在任脉正中线的华盖穴旁边,向外侧平开六寸,位于乳头上方第三肋间隙的凹陷处,能摸到动脉搏动,仰卧取穴,这就是中府穴。从中府穴向上直行一寸六分,在手阳明大肠经巨骨穴下方的凹陷处,动脉搏动明显,抬臂时取穴,是云门穴。从云门穴向下沿着上臂内侧,在腋下三寸的动脉凹陷处,用鼻尖点墨(以鼻尖所点之处为标志)来取穴,是天府穴。从天府穴向下行至肘窝附近,在肘横纹上方五寸的动脉中,是侠白穴。从侠白穴下行到肘窝中,在肘横纹上方,屈肘时横筋骨的缝隙中,能摸到动脉搏动,是尺泽穴。从尺泽穴向下行至腕前,在腕横纹上方七寸,桡骨与尺骨之间的凹陷处,是孔最穴。从孔最穴沿着手臂外侧行至腕后,在腕横纹上方一寸五分处,让两手交叉,当食指末端所对的筋骨缝隙中,是列缺穴。从列缺穴循行至寸口的凹陷处,是经渠穴。从经渠穴向内循行至手掌后方的凹陷处,是太渊穴。从太渊穴上行到鱼际部,在大拇指本节后方、内侧的凹陷处,散布的脉络旁的白肉际,是鱼际穴。从鱼际穴循行至大拇指内侧的末端,距离爪甲角像韭菜叶那样宽的白肉际处,是少商穴。
大肠经文
经文说:大肠是负责传送的器官,事物的变化由此产生。
又说:回肠在肚脐左侧回环十六曲,周长四寸,直径一寸一分多一点,长二丈一尺,能容纳谷物一斗,水七升半。
又说:广肠附着于脊柱,承接回肠,是排出糟粕的通道,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六分多一点,长二尺八寸,能容纳谷物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这条经脉气多血少。
《难经》说:大肠重二斤十二两,肛门重十二两。
张介宾说:回肠,是因为它回环重叠;广肠,就是回肠中更粗大的部分;直肠,又是广肠的末节,向下连接肛门。
大肠经循行经文
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起始于食指的末端,沿着食指的上缘,出于合谷穴处的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的中间,沿着前臂的上缘,进入肘外侧边缘,上行于上臂外侧的前缘,上至肩部,出于肩胛骨肩峰前缘,向上到达颈椎大椎穴处与诸阳经相会,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联络肺脏,向下穿过横膈,归属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行颈部,穿过面颊,进入下齿之中,再返回出来,挟着口角,交会于人中,左边的经脉走向右边,右边的经脉走向左边,向上挟着鼻孔。
大肠经循行歌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岐骨两筋循臂肪,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柱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下齿当,环出人中交左右,上侠鼻孔注迎香。
【注释】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起始于大拇指旁边的食指内侧边缘的末端。说“出于大指”,是指从大拇指的少商穴(手太阴肺经穴)出发,这是手太阴肺经的络脉。它的支脉,直接出于食指的末端,从而与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相接,所以说“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从商阳穴沿着食指的上缘,经过二间、三间穴。从三间穴循着走出第一、二掌骨之间,是合谷穴。从合谷穴向上行至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是阳溪穴。从阳溪穴沿着前臂的上缘到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