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心法要诀1-7(1/2)
聛生痰核歌
胞生痰核是因痰火结聚而成,硬结形如豆粒,生于眼睑皮肤之下,质地坚硬且无疼痛。若失治,可能发展成瘿肿,破溃后流脓血。治疗用防风散结汤,由白芷、黄芩、防风、黑参、桔梗、前胡、陈皮、赤芍、浙贝母、苍术、天花粉组成。
【注释】胞生痰核这种病症,因痰火结聚而形成,生于眼睑外部,皮肤内的硬结形如豆粒,坚硬且不疼痛,适宜用防风散结汤,化痰散热。如果长久不治疗,逐渐长大成为瘿肿,破溃后形成漏管,就难以治疗了。
防风散结汤方
白芷 黄芩 防风 黑参 桔梗 前胡 陈皮 赤芍药 浙贝母 苍术 天花粉(各八分)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天行赤眼歌
天行赤眼在四季都可发生,具有传染性,症状为眼睛发热流泪、红肿疼痛。受邪的深浅因人而异,治疗用驱风散热饮,方剂包含防风、牛蒡子、大黄、羌活、赤芍、连翘、栀子、薄荷、甘草、当归、川芎。
【注释】天行赤眼这种病症,是四季流行的风热毒邪传染所致,老少相传,一家接一家发病,表现为眼睛红肿、涩痛流泪、怕光疼痛。受邪的深浅,要看人的体质强弱,体质强的好得快,体质弱的好得慢。适宜用驱风散热饮,风邪盛的加倍用羌活、防风,热邪盛的加倍用大黄。
驱风散热饮
防风 牛蒡子(炒研) 大黄(酒浸) 羌活 赤芍药 连翘 栀子(炒) 薄荷(各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尾 川芎(各一钱)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小儿青盲歌
小儿青盲多因胎儿时期感受风邪所致,患儿瞳孔外观正常,黑白分明,但视物模糊不清。治疗可选用明目羊肝丸,方剂中包含羊肝、肉桂、黄柏、五味子、细辛、菊花、羌活、黄连、白术等药。
【注释】小儿青盲这种病症,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感受风邪,出生后瞳孔看似正常,黑白分明,却无法看清事物,有时还会在夜间睡眠时频繁受惊,呕吐出黄汁样的痰涎。适宜长期服用镇肝明目羊肝丸,坚持治疗可逐渐痊愈。
镇肝明目羊肝丸方
羯羊肝(用新瓦盆焙干,如大只用一半,竹刀切片,一具) 官桂 柏子仁 五味子 细辛 菊花 羌活(各五钱) 黄连(炒,七钱) 白术(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沸汤研调,空心服一钱。
胎风赤烂歌
胎风赤烂多因胎儿在母体内感受热邪,或出生后乳母过食辛辣燥热之物,导致小儿双目发红,眼眵黏稠,眼角湿烂发红。治疗宜用小防风汤,方剂由羌活、栀子、甘草、当归尾、大黄、赤芍、防风等组成。
【注释】胎风赤烂这种病症,多因母体孕期过食辛辣温热食物,或产后乳母饮食不节,致使小儿眼睛发红,眼眵黏腻,眼角溃烂。用小防风汤清泻内热、祛风散邪,能有效缓解眼目赤烂之症。
小防风汤
羌活 栀子 甘草 当归尾 大黄 赤芍药 防风(各五分)
上为粗末,以水一盏半,煎至五分,空心温服。
癍疮入眼歌
小儿斑疮侵入眼睛,眼睛红肿难以睁开,感觉涩痛并流泪,时间久了生出像银色一样的云翳,这是肝经的余热向上冲犯眼睛所致。红花散用甘草、当归、生地黄、赤芍、大黄、连翘、紫草、红花。
【注释】小儿斑疮这种病症,是因为出痘疹时疮毒侵入眼中,导致眼睛红肿难以睁开,流泪且怕光疼痛,时间久了就会生出银色的云翳,这是痘疹过后,肝经的余热向上攻犯眼睛所致。适宜用红花散,能够清热散瘀,这种病症自然会痊愈。
红花散方
甘草 当归尾 生地黄 赤芍药 大黄 连翘 紫草 红花(各五分)
上为粗末,灯心草十茎,竹叶十片为引,以水一盏半,煎至五分,食远去渣温服。
辘轳转关歌
辘轳转关是因肝经风邪过盛所致,眼珠旋转如同辘轳一样,病情轻的表现为瞳孔偏斜,严重的则瞳孔反向歪斜。初起时用钩藤饮,方剂包含全蝎、川芎、人参、防风、天麻、麻黄、僵蚕、甘草;后期服用天冬饮,由赤茯苓、羌活、天门冬、五味子、人参、知母、茺蔚子、防风组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