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 第573章 马后炮

第573章 马后炮(2/2)

目录

“暂时可以这样,最好做成挡齿结构,座椅左侧一个搬杆,抬起后可以前后移动,然后锁死。”

“呵呵,放心吧熊厂长,这个也不难!”

懂事,易中海行,正事上不拉胯。

“嗯,不用做的那么精密,齿距2公分。但是要抗造,皮实耐用!第二,方向盘的倾斜角度可以微调。现在的角度太正,开久了肩膀和胳膊会非常酸疼。做一个带多个固定孔位的连接件,让驾驶员能选择稍微躺一点或者更立一点的角度。等以后咱们正式造汽车的时候,直接用电控马达调节!”

吴院士若有所思,这有点往汽车方向靠了,现在主流的拖拉机、卡车之类的方向盘基本都是平的,开久了肩膀老得端着。

“这个改进成本不高,但确实能极大改善驾驶体验。熊光明同志,你这个人机工程学,提得非常及时!”

“第三,是关于振动和噪音。单缸发动机的振动是天生的,但我们不能任由它传递到车架和驾驶员身上。我建议,第一,发动机与车架的连接点,不能再用纯粹的刚性连接,必须加入减震胶垫!用高强度的橡胶块,来吸收和隔离大部分发动机的振动。不要把苏联人的设计理念带入,他们的东西~太糙!咱们能造出更好的!”

“橡胶垫?能扛得住那么大力量吗?”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提出质疑。

熊光明语气肯定的说:“只要橡胶的硬度和固定方式设计得当,完全可以!这能极大地提升整车寿命和驾驶舒适性。第二,传动轴和车架接触的可能位置,也要预埋橡胶衬套。第三,驾驶员脚踏板点可以暂时加到设计图里,太费橡胶了,驾驶员脚下可以加两块用于防滑,或者直接做成防滑设计的铁板。”

几个研究员研究着图纸赶紧记录下来,这些改动都不大,实现起来也简单。

“第四,是安全性和功能性。我建议,必须在驾驶位附近,设置几个简易但牢固的储物格。可以放随车水壶、维修手册,手电筒,甚至是一包烟。东西不会乱滚,取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必须加装一套简易但绝对牢靠的后视镜!对了,在车斗不碍事的地方设计一个存放工具的箱子。咱们的车要用最少的工具就能完成一般维修,这就需要螺栓和螺母的标准化,以后咱们的车就这一套工具就能完成常见问题的修理。”

熊光明接着补充道:“还有灯光系统,除了前大灯,尾部也必须要有灯!这次可以不装,但电路要预留接口。晚上作业或者行驶,安全是第一位的。”

熊光明这一连串的建议,都是满满的细节,恰恰是这个时代农机设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用户体验。它们不涉及核心动力,却关乎到这辆车能否被用户真正接受和喜爱。

这时候一拖、南京拖拉机厂和武汉拖拉机厂的几个工程师听着熊光明的建议连连点头。

“熊光明所长,帮我们也提提建议改进改进呀!”

“鲁总工,您这~~手扶拖拉机。。。。主要就那一个机头,用不到这些东西。干活时候都得站着开,连个棚子都不用,加个大灯就行了,顶多加个皮垫子您看行吗?对了,你们这手扶拖拉机车速可不能太快,咱们这个发动机马力大。”

鲁总工还是不甘心,他们这个机头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已经组装了第一台样机,效果大大超出预期,再修修改改就差不多可以定型了,就等着上级部门和几个厂最后验证完毕进行生产了。

“那~这玩意儿总觉得有点单薄啊,还有什么潜力可挖吗?”

一说这个熊光明就不困了,这手扶拖拉机可是万金油。能站上面开,能坐着开,还能边走边开。加个顶子车把拉长就是拖拉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