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深水区(1/2)
第125章 深水区
周日上午, 范干津在董事长办公室,接待来访的中建临时执行总裁。王杰克身死后,副总裁临危受命。前两天范干津就是和他口头约定君子协议, 宇派出手狙沙美, 帮助拿到非洲那几百亿的项目,中建承诺免费给宇派修上市园区, 今天带来合同草稿。
这并不是完全等价的交易。中建总裁带着两秘书进范干津办公室, 门一关上, 噗通就跪地上朝范干津咚咚咚磕了三个头。
范干津被这阵仗弄得一愣, 赶紧去扶那位老哥。中建总裁抹眼泪站起来,“要不是范董不想公开……”
搞不好他还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从东直门大街一路喇叭张扬过来,用锦旗盖满国贸大楼。
“不至于。”范干津道,“同一个战壕,要团结起来对抗帝国主义……”
范干津翻看中建草拟的合同, 上市园区一揽子规划将近五百亩,从地价到材料到工程到运维到物业全包干, 并且每五年免费检修升级一次。预算接近二十亿人民币。虽然比起宇派救中建烧掉的十几亿美元还是少了, 但确实显示足了他们能力范围内,回报的诚意。
“范董这样心地善良又有魄力的人,一定能逢凶化吉,事业长虹。”
-
范干津觉得, 这样的口头祝福, 心意是好的,实际情况却不太尽如人意。
投资部的小朋友们任务量骤然加重,一时间头秃了不少。虽然按照奖励规则多劳可以多得,但谁让员工加班, 谁就是阶级敌人。
当然有些多拿加班费的人暗地开心,为了“合群”也要装模作样私下骂老板。
缘由没公开,不能明说利润被烧掉,要瞒住董事会。范干津指示把仇恨全往自己身上堆,让唐若白他们去传谣。公司里私下渐有各种奇怪的小道消息——范董对产能不满意,范董是贪婪资本家要踩着员工尸体一将功成万骨枯,范董在外面有两千个情.人要养之类的……
很荒诞离谱,董事们不至于信,但员工们乐于狠狠吐槽的一堆奇葩理由。苦中作乐的干饭人们有个发泄出口,然后,继续完成恐怖的指标。
据海瑟薇和琳达汇报,她们这段时间无论到哪个部门去对接工作,总会看到些异样目光,听到些阴阳怪气的议论。具体的也不好跟范干津说,比如财务嘀咕“外面有两千个,你们是第几号?”之类的。她们只能装没听见。yqу
杨少安总监自然不放过一切有漏洞的机会,代表组织来谈心谈话,对范干津说:“范董,民主评议针对你,投诉了一些问题,我们对此非常重视,特意成立调查小组,要给员工一个交代。我们问了岳董,他答应了担任调查小组的组长,授权我为执行组长。”
范干津知道,在这次风波中,岳长风要唱黑脸,而且也基本不管事。所谓的调查组就是杨少安说了算。
“一定好好配合。”范干津道,“请您监督。”
杨少安试探:“员工主要反应的问题,是工作量……”
范干津:“上市这一两年,是得辛苦一点。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调动积极性嘛。”
杨少安:“这倒也是……”
杨少安例行公事来办,没有对这件事横挑鼻子竖挑眼——政府在意民生,但也在意税收。谁会劝一个公司的老板降低产能呢?
-
期权是来钱最快的法子之一。范干津学生时代一天晚上做过两百多万。但并不是每天都有最高峰,而且非常熬人。就算范干津记得etf线,他也不敢贸然把大量钱投进去做。这次不再是烧掉也无所谓的练手了。
他估算了一下,如果他每个工作日晚上都熬夜认真做,谨慎小心,一星期能有一千万左右的人民币,能安全赚到。但这离储备金账户里十八亿美元的缺口,还差得很远,照这个速度一年最多五亿人民币,得做十来年才能把储备金做回来。
他当然可以拿更高昂的本金豪赌——但那实在太危险了。不冒风险就想收获高额回报,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即便如此,范干津想,他也不能冒风险,他肩上担着的不止有他自己。
范干津还是每天都在熬夜做,但只做小体量。
除此之外,现在必须用非常手段来补钱,不能常规地去找融资,太多人都盯着了。
-
除了开源,更要节流。
国贸大厦有一层楼是V家播的办公室。在短视频激烈竞争赛道上,现在正开疆拓土。V家播想要花大价格挖其他短视频的头部主播入驻,还想邀请小明星来带货,本来已经跟M谈了几个,也联络几家工作室,基本都是两三千万量级的坑位费。
但这几天,范干津忽然不签字不批钱,让他们别花几千万签什么网红带货主播、找什么小明星打广告了。
运营V家播的经理叫秦桑,是云江的嫡系工程师出身,去找云江告状。云江心知肚明,继续假装耳朵痛:“这不是研发经费,这是商务运营成本,不要找我。你管范董闹去,看他给怎样的理由。”
秦桑来到范干津办公室:“难道我们公司连几千万推广的钱都出不起了吗?”员工间传的荒诞理由,高管是不信的,但高管们也有自己的判断,觉得要么是范干津抠门小气,要么钱被偷偷挪用,导致最近批钱经常卡住。
范干津:“几千万人民币的坑位费?”
秦桑:“范董,您不知道,现在这些小明星养的韭菜——哦不,粉丝,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傻子群体,只要能有几万跟着盲买东西,差不多就回本了,以后就是纯赚——”
范干津:“水分太多。”
不少明星直播间热闹吆喝,粉丝刷完数量,第二天就大批退货,坑惨了一批卖家。别说几万了,有的才卖出了百位数甚至几十个。
秦桑:“合同上严厉一点,可以谈嘛……”
范干津:“不请。不做这种经济。”
秦桑:“您的态度这么坚决?”
范干津:“洁癖。”
秦桑:“好吧,明星我们不请了。但那些带货的主播养的不是粉丝,是消费者。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他们买。因为他们有渠道、有货源,还知道消费者的需求,能以低价拿到不错的产品。那才是最值钱的啊。”
范干津:“渠道、货源和消费者需求,能给我们吗?”
秦桑:“合同上当然不会,但我们近水楼台,签过来之后,想办法挖嘛。”
范干津:“很难搞吗?又不是军事机密。渠道,货源,消费者需求,其实就是商品市场上的信息流,每一个合格的运营人员,都该具备最基本的市场信息搜集分析能力。现在搞得这像是对方优势似的,还狮子大开口。我们的运营如果不做这些事,跟电话转接员有什么区别?”
秦桑有点脾气:“范董说得如此轻巧,看来您觉得很好找?”
范干津点开V家播,它的官方推荐主页上,最显眼的几个直播间,有一个是官方直营,V家播前不久五百万签了个网红up主,支出没到两千万,就不必范干津签字,他们自己把流程走完了。
现在主播搁那儿卖小零食,吆喝着各种好吃又便宜的东西,两三分钟切一种,节奏很快。范干津问秦桑:“这样一个工作日,利润能转化多少?”
秦桑看播放量:“现在有二十万播放量,您看这成交量:价格在十元以下的,成交量就会超过五万,价格在百元以内的,成交量则在八千左右。超过百元的,成交量大概会有两三千。这个转化率也已经不错了。她来我们这里一个星期了,平均一天销售码洋是七百万,我们能拿到其中十个点的利润。”
范干津:“首页的官方直播间,只有二十万播放量,低了。”
“我们没注水。不过确实不高。这才想去请更有名的人,来扩流量的。我们现在只有五十多万月活量。扩张阶段,哪个视频网站不烧钱。我都觉得不该有正利润,就应该趁这个势头拿钱去砸。”
范干津:“名人进驻某个网站,就能带来流量吗?你想想群众本质上,来看的是什么?”
秦桑:“范董请赐教?”
“熟悉感,话题,和热闹。名人更容易达成这些条件,但它们不见得是名人专属。”
秦桑:“范董预备怎么做?”
范干津:“一个实验。”
范干津让秦桑看他的电脑大屏幕。
左边是电脑微信,正在实时让云江找工程师做测试。右边则开了一排政府助农产品的简陋页面。
二十分钟后,正值那个五百万up主讲得口干舌燥,直播间休息时,V家播主页上宣传滚动着一条信息——官方直播间正在售卖:世上最便宜的苹果!
直播间镜头对着一个青红相间的苹果,它有拳头大小。并不是那种又大又红又亮的红富士式明星苹果,但在高分辨率镜头
下一个镜头,苹果被切开,露出果肉汁水,看上去很诱人。
再下一个镜头,则是个大纸箱子,装着大箱同款苹果。
几排七彩闪瞎人眼,毫不讲究的大字出现:
脆甜苹果,一元一斤。
官方正品,产地直邮。
质量保证,不甜退钱。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右下角出现了购买链接和倒计时,正是那up主休息约定的十分钟。
大家都愣了一瞬,觉得以官方直播间的站台,不至于骗人。
但这显然不太可能吧?哪能有一元一斤的苹果呢?就算看上去没名气,这也是实际的苹果啊。
正因为任何物品都有固有价值,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就算是名不见经传的苹果,花一块钱买一斤试试,总占了便宜。几乎所有人都不拒绝吃苹果。那些零买的,甚至都不在意路上运输会不会坏掉。
链接十秒钟就灰了,成交数量显示两万。还有大部分人打着问号,手慢或者来晚了的,竞相问怎么回事,还能不能买?
这时直播间右上角切进来一小块画面,有个年轻男子从电脑后面露出半张脸:“不好意思来不及叫工程师打字了,如果大家还想买,可以等半小时再来。我叫人再多去备一些货。”
这个简陋的画面立刻又切没了。但直播间却更激动沸腾起来:
“刚才那是明星吗???好帅的小哥哥啊啊啊?”
“我刚才搜索识图了一下,这好像是宇派的那个帅哥老板诶?”
“宇派是什么?”
“就是V家播的东家啊。宇派搞识别技术,没上市呢。老板据说从学生时候就开始做了,又年轻又帅。之前我在琳达小姐姐直播间见过一次……”
“老板亲自来卖东西吗??这家公司画风好搞笑。”
“我不管什么帅哥老板,我只想知道还能不能买一元一斤的苹果……”
这时候直播间工作人员回来了,说:刚才那个确实是我们老板。大家稍安勿躁。苹果会有的,我们刚才只是没想到能卖这么多。我们继续小安姐的直播,半小时后再卖苹果哦。
官方直播间的滚动字幕依然没变,愈发显眼:世上最便宜的苹果!
在这半小时内,越来越多等着买苹果的群众涌进来。现代信息可怕的传播速度可见一斑。不但年轻人挤进来看热闹,有大量的不认识那位小零食up主的,不关心视频网站的,不接触明星或者网络平台的中老年人也加入。他们未必对内容感兴趣,但他们对价格是最敏.感的人群,目的性极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