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 > 第66章 举报信

第66章 举报信(2/2)

目录

西部集团的实习岗一向抢破头,可以对标PG或四大事务所。长久以来和SUAE建立牢了固的合作关系。当年梁辉入校时,还避嫌不参加SUAE,免得进自家企业被说是走后门。那一届的校学生会正是被SUAE压得擡不起头的时候,有了梁辉加入,当时的主席还调侃否极泰来,捡个大漏。

西部集团这些年也经历不少风雨,但从来没一次如此自顾不暇。据孟杉杉从对接的人事关系那边打听到,西部集团发生了重大变故。

可不是重大变故么,董事长都心脏病过世了。但范干津观察了一会儿,似乎梁辉父亲过世之事还没有传开。他们全都不知道具体详情。

孟杉杉忽然接到校长徐晓霞的电话,让她来行政楼一趟。她以为是商务部实习之事,便准备叫SUAE散了。

孟杉杉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嘟囔:“唉,真的好累……”她的眼袋都青了,走了没两步,慢慢站住,像是慢动作一样,一点点往下倒,滑到椅子上,“咚”一声摔地上。

周围部长干事都大惊失色:“杉姐——你怎么了?”七手八脚上前来簇拥她,把她抱起来。

孟杉杉居然还有意识,木木地睁眼,她脸色有些苍白,低声:“我好难受……”

“马上送你去校医院。”

孟杉杉一只手忽然抓着旁边,“小范,你去……去……”她的气喘不匀。

范干津赶紧回握住她的手:“刚才徐校长叫你去会议室的事情?放心吧,我替你去,情况会跟他们说清楚的。”

周围部长和干事们七手八脚擡着孟杉杉,心急火燎地送她去校医院,范干津看她那脸色,也不像单纯贫血或精神衰弱。

范干津边往行政楼走去,边告知了薛闲学长,他在电脑那头“草”了声,咬牙切齿:“我非扒了她寝室那贱人的皮。是在她的食物饮水里动了什么手脚吧?”

范干津担心道:“学长,你有证据吗?贸然报警恐怕打草惊蛇……”

“先等校医院的结果。”薛闲沉道。“我过去处理。”

-

范干津来到学校行政大楼外,和秘书科说明他是替孟杉杉来的。那秘书科的人请他稍等,过了一会儿招呼道:“你进来吧。”

范干津走进行政大楼一层小会议厅。里面坐着徐晓霞校长和两位副校长。周围还分坐着六位金融大学各院的院长:金融院、经贸院、计算机院、工商学院、外语学院、人文社科院。范干津上过其中两位教授的课。

座位另一端末尾,坐着梁辉。他前面有一大沓材料。他单独在门边下首这一侧,既像是尊重领导和教授们,又像在接受某种盘问。

范干津被秘书科的人引到长桌末尾坐下,和梁辉在一侧,相隔几个位置。

梁辉看到他进门时,眼眸错愕一愣:“是你?孟杉杉呢?”

徐晓霞校长道:“杉杉生病了在医院,待会我去看她。她既然让小范来,那也行。小范,你在那里听,做个学生群众的代表。”

范干津便猜测,这是个要留档的会议,果然他坐下之后,秘书科的工作人员开始拍照。

但这个会议的氛围,有些诡异。那些院长教授们的脸色个个都很凝重,他们不停来回看梁辉,审视手边的文件材料。

徐晓霞道:“既然各种成分的人员都到齐了,那就投票吧。文件上面有说明。小范,你如果看不懂,也暂时别问多,只用按自己的想法投就好。”

秘书科的人员给范干津发了张“票”,A4纸现场打印的,表格标题是“是否同意在金融大学校官网上公开梁辉实名举报信的意见征询。”

范干津连忙翻看随附的材料,是一封实名举报信,讨论稿。

第一份材料是举报信,标题为《中国金融大学学生梁辉,向财政厅、工商局、证监会和银监会,提交实名举报信,举报中国西部开发集团、西部农村发展银行、西部博.彩投资有限公司,数位董事及高管》。

第二份材料是西部开发集团的今年财务报表,开发集团与西部农村发展银行的信贷合同、西部博.彩投资有限公司对西部开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投资意向书。

第三份材料是朝阳区公安局物鉴课出具的声纹档案,标题是《2XXX日西部开发集团董事长梁远星,与六位董事与高管的谈话录音》。

第四份材料是一本招股说明书,标题是《2XXX西部开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草案》。

范干津眉头一皱,这些材料档案,涉及到了四个主体机构。

A是西部开发建设集团,梁辉父亲就是该集团一把手,受工商局和财政厅监管。

B是西部农村发展银行,从信贷合同来看,它是给西部开发建设集团借钱的主力银行,受银监会监管。

C是西部博.彩投资有限公司,它是用彩票奖池里的钱去做金融业务的风投公司,受证监会监管。

所以举报信的申诉机构,一并有工商局、财政厅、银监会、证监会。

D是西部开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从招股说明书的注册信息来看,它起初是由西部开发建设集团(A)百分百控股的子公司,然而注册地却在开曼群岛。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发展银行(B)和博.彩公司(C)都准备对这个技术服务子公司(D)注资。

范干津很快扫过财务报表里的数据,对照着随附的那份招股说明书,又把举报信浏览了一遍。越看越心惊,他又侧头看了看——梁辉面无表情平视前方,眼神深沉如铁。

梁辉父亲过世,他实名举报这些公司的数位高管的违规操作……并且请询校方领导与教授,开会验证材料。校方于是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他把举报信上传大学官网。

-

范干津在投票的表格上勾选。其他人也埋头写好。

秘书科的人从各位校领导和老师手中收了票,现场除了梁辉,校领导和院系领导共有十人。想来是因为担心投票结果持平,才另外叫一个学生代表来。如此投票的就有十一人。

副校长马光和秘书科的张萍辅导员开始唱票。那些金融大学的老师们表情更凝重。

最后是六票同意在金融大学官网上公开举报信,五票不同意公开。差距很小的投票结果。代表两种看法的人分歧很大。

范干津心想,这六票同意里有自己一票,也就是说,如果纯粹算校领导老师们,倒是五五开。没有自己这“学生代表”,梁辉这件事,就僵持住了。

徐晓霞校长听到结果,点头:“少数服从多数,那就挂上去吧。”

范干津暗想,看来那五位支持老师的票中,徐晓霞应该有一票。

副校长马光贤却道:“举报信里有三个公司,要么就写成三份举报信,要么就别提银行和博.彩公司。”

另一位副校长陆涛红也似有意见:“投票是不是要按三分之二权重,而不是半数?”

范干津暗想,看来这两位副校长,都不支持把举报信原样公开挂在学校官网上,起码要修改得牵连范围小一点。毕竟相当于用大学信誉在为梁辉背书。他们应该投的都是反对票了。

徐晓霞左右回道:“涛红,多数原则不是三分之二原则。”

徐晓霞又对梁辉道:“不过光贤说得对,梁辉,你那举报信的对象,还是只瞄准西部开发集团比较好。你具体提出的人都是西部开发集团里的,银行和博.彩投资公司顶多是跟错了项目。你不能一下子得罪那么多人。”

梁辉低头道:“好。”

人文学院的苏教授道:“三年的财务报表还是少了些,有不少项目都是四五年前的。”

金融学院院长道:“可这三年的财报表,还有那个借壳的招股说明书,问题真的很大,报上去了就一定会查。”

范干津想,这两位教授,也是一人支持,一人反对了。

旁边有第三位院长道:“既然一定会查,以个人名义举报就行。为什么非要在学校官网上公开,学校不是做这些事的地方。”

第四位教授则反驳:“每年投证监会的举报信那么多,有几封成了的?这件事得要砸响,上面才会重视真正去查,不然阻力太大。而且这时候我们不出面,等日后冷不丁爆雷了,财政厅追抵押,怕是要追到西部集团前几年给我们学校投的那十多亿上面。太难看了。”

第五位教授摇头:“让媒体去砸就够了。还怕那么大的集团没有竞争对手吗?总有人愿意把那些董事高管送医院的。”

第六位教授道:“如果上面重视程度不够,回头被送医院的恐怕就是梁辉了。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激浊扬清,保护学生。”

徐晓霞听完他们的意见,最后拍板道:“按照投票结果办。传上去。会议记录准备好,我们很正规地走完民主集中制的流程。如果还有什么事,我来担。梁辉,你把举报信改好,只提西部开发集团的问题。在上传之前,我会给所有老师都抄送一遍。”

范干津想到了王叔这几天给他传的消息,说A省那里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查起来真是举步维艰。

范干津心中一暖,看来梁辉虽然不幸失去了父亲,但至少象牙塔的大学,还是给他提供充足的庇护。同意他的诉求,给予他支持。

不过,梁辉这家伙也太刚了。范干津偷偷瞥去,梁辉还是抿紧嘴唇平静直视前方。

他的目光中,似有一只狮子,怒卷鬃毛。

每年匿名举报信数以千万,要让上面监察机构重视调查,必须是有凭据的实名举报。站在大庭广众之下开枪,也把自己暴露在所有暗箭之下。

实名举报信里个人信息全透明,相当于公开和那些高管说:砸你们饭碗、断你们财路、送你们进局子的——就是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