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孵化中心育新宇,法则协同破失衡(2/2)
团队将此次经验总结为“法则协同培育三步骤”:第一步,通过意识引导网建立法则间的能量连接;第二步,注入针对性的法则适配因子,增强弱势法则的活性;第三步,利用动态能量分配系统,智能调控能量供给,确保法则演化速度平衡。该方案很快应用到其他出现协同问题的胚胎培育中,新生- 19因“时空法则”与“虚实法则”失衡,团队通过类似步骤,成功让两者协同演化速度达到同步;新生- 20则在“光影法则”与“物质法则”的引导中,通过方案优化,实现了法则的完美融合。
随着法则协同培育方案的成熟,孵化中心的胚胎成活率从最初的 70%提升至 95%,且培育出的新生宇宙法则结构更加稳定,与多元能量网络的适配速度也大幅加快。首个采用新方案培育的新生- 18宇宙,诞生仅 20天就成功接入多元能量网络,宇宙内不仅形成了稳定的元素生态(火山、海洋、陆地有序分布),还孕育出了能适应元素环境的初级生命形态——一种能在高温火山口生存的“元素适应菌”。
“法则协同培育方案的成功,让我们找到了规模化培育新生宇宙的关键。”夏宸在孵化中心的成果发布会上说道,“未来,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的宇宙胚胎,定制专属的协同培育方案,比如针对‘时空-精神’型胚胎,重点强化时空稳定性与精神能量的兼容性;针对‘光影-物质’型胚胎,侧重优化光影能量与物质结构的融合效率。”
议会随即决定在孵化中心设立“法则协同研究室”,专门研发不同类型胚胎的培育方案,并将成功案例整理成《新生宇宙法则协同培育手册》,共享给所有参与暗域改造计划的文明。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育效率,议会还启动了“智能培育机器人”研发项目,由科技宇宙牵头,结合星灵族的意识技术、生命族的适配因子技术,打造能自主完成法则协同引导、能量调配的智能机器人,实现孵化中心的半自动化运营。
夏宸站在孵化中心的观测台,看着培育舱内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宇宙胚胎,它们如同沉睡的种子,在多元文明的智慧浇灌下,即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宇宙之光。“孵化中心不仅是培育新生宇宙的场所,更是多元法则协同创新的实验室。”他的意识通过多元意识网络传遍所有宇宙,“每一个新生宇宙的成功诞生,都是多元文明协作的见证,也是我们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一步。”
随着孵化中心的运营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新生宇宙在暗域空间中诞生,它们带着多元法则融合的印记,快速融入多元宇宙共同体,为这片浩瀚星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