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文人的攻城略地,文化入侵(1/2)
“先生不关注学校的事了?”
李世民还以为王皓会一直紧紧盯着学校,可事实上除了第一天王皓就没怎么出现过。
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就这么不重视呢。
“啊?
“学校有什么关注的,他继续这样运行就行了,还要怎么关注。
“一直盯着才不正常,一个健康的学术环境就是他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态慢慢发展就行。
“只有出现问题才需要处理,没问题我去干啥。
“太上皇这教导主任做的非常好,我就没有必要一直去打扰了。
“学校已经招收了二十名学生,其中有真正的天才,这就够了。
“慢慢走上正轨,那我一直盯着他干啥。”
还能这样?
李世民只能心中感慨一声,学校这种可以名垂青史的东西要是其他人会投入全部精力去做。
可王皓倒好,将其当成了普通东西对待。
“这样啊,那先生桌上这是?”
“这个时代可行的最快最简易挖煤工具,能源问题是煤这个问题太子他们已经都知道了。
“知道,但是怎么挖就是问题。
“好东西没被利用,那就只有两个问题,第一太贵第二难得到。
“这煤炭的问题,难开采。
“我弄出一个可以在这个时代推广的挖煤工具,这才是解决长安乃至全国柴贵的办法。
“为什么是简易工具呢,这就涉及到学校了。
“要是我给了最好的工具,那学校的学生是干什么的。
“这就是他们需要努力的事,致力于能源勘测和开采的学生就是研究这个。
“煤炭为主,木柴为辅。
“只有这样才能救长安城乃至所有的城市,既然如此不得有个工具。”
李世民点点头,确实。
王皓说出解决问题的时候李世民也觉得不现实,煤炭这东西一直都在使用。
确实能解决燃料问题,可得来不容易。
真正使用的地方也是在炼钢上,属于非常专业的燃料。
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可能。
不过王皓将使用煤炭的技术和怎么开采、怎么寻找的技术说穿,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这煤炭。。。显然超过了柴火。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煤炭更划算,甚至冬天还能长时间保暖。
这,完全就是神器。
“先生为天下着想,是朕肤浅了。”
“这倒也不是陛下的问题,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对完全没见过的东西有什么正确的认识。
“煤炭这种东西只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那确实比砍树划算太多了。
“而且储量非常大,养活全国不成问题。
“一个寻常五六口之家在长安城一个冬天有一千斤煤就能过的比买柴舒服的多,还能节省很多钱。
“煤可以一次性买了堆起来用,做完饭稍微盖一下让其不完全燃烧,就能一直供热。
“朝廷只要操作得当不仅能获得一大批税收,百姓还能获得实际上好处。
“所以,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
“因此我只是提供初步的东西,真正怎么发展就看学校的。
“我的学校,第一就是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