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古代一脉单传的必要性,技术壁垒必须有(2/2)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需求少。
一个人掌握技术,能养活一家人。
技术传播开,那就得饿死。
生产中有一句话,难的不是生产而是销路。
打井这种东西还真能在熟人中展开,万一是不熟的外乡你打井出来,被人恶意打死埋了就是埋了。
故意丢土石进去杀人,上报就是塌方。
技术壁垒,很重要。
“我明白,先生尊重人才,这点我也有所耳闻,绝对不会强迫他做事。”
“那就好,麻烦国公了。”
王皓将药给李绩,李绩拿着药也是匆匆而回。
李绩太过于聪明,所以这人心中其实是有焦虑的,李靖、尉迟恭等人没有焦虑的一个原因就是年龄比天子大的多。
很显然,正常情况下自己会死在天子前面。
就这,焦虑啥。
李绩不一样,只比李世民大六岁,现在已经功大到封无可封,不焦虑不行。
天子不杀功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子年轻。
快要死的刘邦看着三十几的韩信,他自己心中能没有点想法么。
而且韩信还有在齐国磨洋工的黑历史,这换谁躺在那个地方都会心中发怵。
刘邦心中可能没有弄死韩信的主观想法,可要是能杀韩信刘邦也绝对不会阻止。
刘秀不杀人,那是跟着他的都比他大。
刘秀自信能活过自己手下的人,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这种情况下不杀没事。
司马懿,把这个年龄提高了三十年。
比皇帝大三十岁,不保险!
李绩现在就为这事发愁,李靖眼看六十岁了,嘎巴一下就挂了。
朝中从武德年间一路打上来的人,比李世民年轻的还真没有。
李世民现在才三十岁,他在十几岁就去大同救过杨广,比李世民小的没有,和李世民差不多的不少。
可不管是李道宗还是韦孝杰,能力都不足以对现在的大唐造成威胁。
就李绩一个人。
年龄不大,战功卓绝。
所以李绩在长安城基本上不参加什么聚会,和尉迟恭想法一样,但是做法不一样。
李绩主动表现出一种不合群,我就是孤僻。
尉迟恭是用暴力疏远所有人,两人都是未雨绸缪的典范。
今天主动来找王皓,已经算是破先例了。
王皓长出一口气,躺在躺椅上发呆。
找个老师都这么难,找个学生确实更难,自己手握逆天道具只是想要改变一点观念都这么难。
别人穿越动不动大炼钢,高产直追二十一世纪,很快就能让人接受全新的观念。
和这种有本事的穿越人比,自己好像确实在拉后腿。
不过没办法啊,观念这个问题很难改变。
这破学校,还真是劳心费神。
“郎君,该吃饭了。”
垂帘的声音很小,她也能看出这个学校确实让人伤神。
“不用了,饭我晚上吃。
“你去打包一份礼物,要精美值钱,再帮我拿一身衣服,我装备一下。
“下午,我要去拜访一位真正的人才。
“他,才是我学校要隆重聘请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