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少年得志李绩,毫无自知徐盖(2/2)
李靖和秦琼现在都是五十几岁的老头子了,可李绩今年才三十六岁!
李绩现在就已经功次李靖,不算李世民已经是大唐第二,他在李治手上建功立业不比现在少。
在两朝皇帝手中都能建立不世功勋,这就是没有兵法但是能入武庙十哲的含金量。
“见过先生。”
“曹国公客气了,国公上门,蓬荜生辉啊。
“请做,垂帘上好茶。
“不知国公登门,所为何事?”
李绩这种人非常全能,和李靖那种懒得理会什么政治,李绩就是这个时代没有短板的存在。
“阿耶病重,实在没有办法,所以才登门麻烦先生。”
徐盖?
王皓才想起李绩的老父亲是贞观七年去世的,算算时间也就三年。
这个徐盖也不简单,是典型的父以子贵的典型。
儿子投降大唐,李渊喝高了各种赏赐,徐盖一看可以去,于是他也带着家里剩下的人投降。
李渊醉酒更严重,直接封毫无功劳、毫无名声、毫无本事的徐盖为济阴郡王。
上来就是王爵,徐盖都被吓到了。
推辞了几次之后封为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
因为儿子牛叉,他一步登天。
李渊做事,就是这么荒唐。
现在这荒唐公也不行了,就这些破事能看出李世民到底给李渊擦了多少屁股。
“原来如此,孝顺父母乃人之常情。
“国公为父求医,确实孝顺。
“不过这件小事国公派人过来说一声就行,不至于自己跑一趟。”
李绩摇摇头。
“其实还有一件事。
“小女待字闺中,一直都没有觅得良配,现在我听说员外散骑侍郎少年了得。
“我此次前来,是想问先生能否促成良媒。”
?
王皓呆呆的看着李绩,这是你徐世绩应该说出来的话?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这话就算是打死王皓也想不到是李绩能说出来的。
这种事聪明人现在都应该避嫌才是,就算是李世民也只是派李神通试探一下。
大氏族也都是放出风声,先看看这个风向是什么。
李绩直接上门?
重点这个人是李绩啊,换成其他人任何人王皓都能理解,哪怕是李渊都行,可这个人就不能是李绩。
“国公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这话我可以从任何一个人口中听到,但是与几个人绝对不行。
“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王珪、国公、虞世南你们几个人是绝对不行的。
“你们代表着大唐朝堂的智慧,不能卷入这些事情才是。”
李绩苦笑一声。
“是,只是父亲之命,不得不从。”
徐盖的意思?
王皓彻底无语,这不纯纯傻子么,后世有一句话,高中没毕业的父母不相信自己九八五毕业儿子的智商。
这徐盖,现身说法。
他虽然是老登,可思考问题什么地方能比得上李绩一根了。
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李绩,现在还在指点江山,李绩摊上这么一个爹,也算是倒大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