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589章 疯涨的天线股

第589章 疯涨的天线股(1/2)

目录

近期,天线公司上市一事刷屏香江各大报端,几乎每家报社都对其给出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满是对其未来的看好,直接点燃了全港的关注热情。

《环球日报》 直言:“属于我们香江的高科技时代已然启幕!天线公司近日上市,未来必将成为改变时代、重塑香江格局的行业巨擘。”

《港岛日报》 聚焦核心悬念:“天线公司近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其口中‘改变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究竟是什么?全港民众正拭目以待。”

《大公报》 点明关键节点:“备受瞩目的天线公司今日于九龙会挂牌上市,让市场期待已久的高科技产品也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明报》 细数热度:“曾引发全港轰动的天线公司,终于即将迎来上市时刻。

这家主打‘高科技产品’的企业,将为大众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共同期待。”

一时间,天线公司上市的消息在全港多家报社传得沸沸扬扬。

也正因如此,这家公司收获了空前追捧,不少股民甚至准备盲目抢购其股票——这背后,纸媒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若没有媒体的大力宣扬与正面评价,以天线公司“空壳公司”的真实面目,根本不可能掀起如此大的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赵国强旗下的《湘江快报》 在头版头条也加以大肆报道。

1972年12月初的香江,海风里都裹着一股燥热的气息——不是来自气候,而是来自疯涨的股市。

天线公司上市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油桶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全港股民的热情,连平日里守着菜摊算一毛钱差价的阿婆,都攥着皱巴巴的港币往交易所跑,嘴里念叨着“天线股,能发财”。

在此之前,香江股市虽已有牛市苗头,但真正让“全民炒股”成为热潮的,正是天线公司的登场。

12月5日,这家被全港媒体吹得“能改变时代”的公司正式挂牌,原始股以1港元\/股的价格发行。

开盘前一小时,九龙会、远东会等几大交易所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龙,穿西装的白领、扛着帆布包的小贩、甚至穿着僧袍的和尚尼姑,都挤在队伍里踮脚张望,手里的号码牌被攥得发皱。

“让让!让让!我排了三个小时了,别挡着我下单!”

一个穿格子衬衫的青年推着人群往前挤,他是附近印刷厂的学徒,攒了半年工资,就等着这天买天线股。

旁边的阿婆不乐意了,拄着拐杖瞪他:“后生仔急什么?股市又不会跑!我儿子在银行上班,说这股能涨到天上去!”

九点整,交易所的钟声准时响起,清脆的“咚咚”声像敲在每个股民的心尖上。

天线股开盘即涨,1.2港元、1.8港元、2.5港元……屏幕上的数字跳得比秒表还快,交易大厅里的欢呼声一波盖过一波。

有人盯着屏幕攥紧拳头,有人当场掏出纸笔计算收益,还有人激动得手舞足蹈,连手里的茶水洒在裤子上都没察觉。

到当日收盘时,天线公司股价定格在3.68港元\/股——较发行价暴涨2.68倍,涨幅高达268%。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香江都炸了。

当晚的《香江晚报》头版用加粗黑体写着“天线股首日狂涨268%!有人半天赚够十年钱”,报童在街头巷尾喊得嗓子都哑了,报纸一印出来就被抢空。

12月6日清晨,各大媒体更是把天线股的热度推到了顶峰。

《环球日报》用整版篇幅分析:“从1港元到3.68港元,天线公司用一天时间证明,香江的高科技时代已至!未来,它或将成为比肩汇丰的行业巨擘。”

《港岛日报》则带着悬念追问:“能改变未来的‘高科技产品’尚未露面,股价却已飞天——天线公司的底气何在?全港拭目以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