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588章 鎏金时代:股海惊雷

第588章 鎏金时代:股海惊雷(1/2)

目录

1972年10月12日,香港中环一座神农房开新修建的写字楼里,装修工人正踩着最后期限收尾——三天后就是十月十五日,赵国强要赶在这家华资公司上市前,让他的“鼎鑫投资”正式落地。

办公室的玻璃门上还沾着新胶的痕迹,赵国强坐在临时搬来的黑檀木办公桌后,指尖敲着桌角,对面站着三个刚被他用双倍薪资挖来的核心负责人。

为首的是前英资投行风控主管陈敬仁,五十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攥着还没捂热的聘书;

旁边是做了十年证券交易的李海波,三十多岁,手指习惯性地捻着空气,像是在模拟敲交易键盘;

最后是管财务的苏曼琪,曾在汇丰银行掌过账目,做事滴水不漏,此刻正快速记录着赵国强的要求。

“规矩就三条。”赵国强抬眼,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第一,鼎鑫只做我指定的票,买哪家、买多少、什么时候卖,全听我指令,你们不用分析财报,不用看行情,只需要按令行事就行;

第二,操盘手必须练到‘接令即下单’,延迟超过十秒,直接走人;

第三,嘴要严,公司里的事,哪怕是跟家人提一个字,双倍薪资一分没有,还要赔天价违约金。”

陈敬仁推了推眼镜,压下心里的疑惑——他做了一辈子投资,从没见过这么“省心”的公司,但双倍薪资加上不低于五十万港币的年终奖金,足以让他把疑问咽回去。

李海波倒显得兴奋,搓着手问:“赵先生,那操盘手要招多少?我认识几个老手,手速快得能赶上电报机。”

“要六个,”赵国强报出数字,“你说的老手要,再从新人里挑两个反应快的,名字报给苏曼琪,明天就让他们来练手。

薪资按行业双倍算,每成一笔短线,额外给他们每人一定的奖金。”

苏曼琪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陈敬仁(风控总监)、李海波(交易总监)、苏曼琪(财务总监);操盘手拟聘:林阿福、周伟、郑晓梅、吴天宝、方志强、何敏。

薪资标准:总监级月薪1.2万港元,操盘手月薪6000港元,奖金按指令执行情况核算。”

10月14日晚,鼎鑫投资的交易室里亮着通亮的灯。

六个操盘手坐在一排,面前摆着最新的电子交易终端——这是赵国强花高价从国外订的,比当时香港交易所常用的设备快了0.5秒。

李海波站在旁边,看着林阿福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忍不住点头:“阿福,你这手速,明天肯定没问题。”

林阿福咧嘴笑,额角还沾着汗:“海哥放心,赵先生说了,第一笔交易成功了,奖金能抵我以前三个月工资,我就算把手敲麻了也不会慢。”

正说着,赵国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家华资公司的代码和买入金额。

“明天九点半开盘,你们六个分三批下单,第一批买3000万股,第二批2000万股,第三批2000万股,间隔一分钟,”他把纸条递给李海波,“苏曼琪,账户里的一个亿港币,确保今早已经划到交易账户里。”

苏曼琪立刻点头:“赵先生,昨晚就到账了,我查了三次,没问题。”

10月15日清晨,香港交易所外已经挤满了股民,远东会的电子屏上滚动着新上市股票的信息。

鼎鑫投资的交易室里,气氛却异常安静,只有电子设备的低鸣声。

九点二十九分,赵国强站在交易室中央,抬手看了眼表:“准备。”

六个操盘手立刻坐直身体,手指悬在键盘上。

林阿福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时间,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这一笔下去,就是几千万港币的交易。

“九点半,第一批,买3000万股。”赵国强的声音准时响起。

林阿福手指落下,键盘发出清脆的声响,屏幕上立刻跳出成交记录:“成交!3000万股,均价1.2港元!”

一分钟后,周伟跟着下单:“第二批2000万股,成交!均价1.21港元!”

又一分钟,郑晓梅完成第三笔:“2000万股,成交!均价1.22港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