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583章 税制革新议,国库蓄源流

第583章 税制革新议,国库蓄源流(1/2)

目录

天光未明,玄京的雾气尚未散尽,政事堂外的丹陛却早已站满了官吏。秋意初起,白露凝霜,石阶间的苔纹映着朝阳微光,宛如静默的纹理,刻着王朝的呼吸。

鼓声三通,文武百官肃然入座。今日朝议,由户部尚书沈彦主奏新政。

沈彦神情肃穆,手持一卷蓝封折子,躬身道:“臣奉旨勘议商税,谨呈《通商税制革新议》。此策若行,可聚国财,固社稷,惠天下。”

宁凡端坐龙榻,未发一言,只抬手示意:“讲。”

堂内静寂。

沈彦展开折卷,字迹整齐如刀刻。他语调稳健,声入梁栋:“自万国来朝、商路开通以来,玄货南北互市,税流庞杂。然旧制繁冗,关卡多设,民不堪其扰。臣以为,当废重敛之弊,开通商之道。简税制、明流通、抑奢侈、均贫富。”

他顿了顿,望向群臣,目光如刃。

“其一,减沿关厘金三成,以利商贾远运;其二,凡奢侈品交易及高利润海商,按额征取累进税,以调其利;其三,设‘税票’制度,凭票通行,杜绝重税与走私之弊。”

他声音清晰,字字如钉落地。

堂上短暂的沉默后,一声冷哼传来。

礼部尚书霍廷卓上前一步,拱手而讥:“沈尚书此策,恐是与民争利。天下方享太平,百姓方休养生息,何必再起新税?倘民怨起,岂非动摇根本?”

沈彦不慌,神色镇定:“非争利也。税者,治国之本。今商旅繁盛,银钱流于市井而不归国库,实为隐患。若不整饬,将来军政所需,恐坐困无粮。”

又道:“陛下所开万国通商,富者益富,贫者难起。非税制调衡,终有失衡之日。臣所奏者,正是存大体、固长治之策。”

群臣议声纷起。

有人点头称是,有人低语不安。

工部侍郎郑文修出列:“沈尚书所言虽理,然税票之设,恐多流弊。若下吏贪墨,假票横行,则民愈苦矣。”

沈彦答:“是以臣亦奏请,设立‘商税司’,专管税票印制与巡检,报部直辖,不隶地方,以防上下勾连。其职由朝廷派干吏监督,轮任更替,三年一调。”

他手中折子轻敲案几,声脆如金。

“商通天下,财聚国中。此为盛世之基,岂容放任无章?”

朝堂气氛渐紧。

宁凡抬眸,视线扫过众臣。那一瞬,金銮殿的晨光自龙纹窗格透下,映在他衣袖上,宛若火线。

他缓缓开口:“诸卿所议,各有理。然沈彦所奏,朕意亦思及此。国库虽盈,而开支倍增。学宫、军械、惠医、农改,皆需银两。倘无定税,盛世难久。”

一言定调。

群臣心头微震。

霍廷卓仍欲再争,却见宁凡手指轻抚案几,微顿即止。

那一抹威势,不怒自显。

沈彦叩首谢恩,复又起身,低声道:“陛下,此新税若行,当择试行之地,以免仓促致乱。”

宁凡颔首:“准。沿海三路,商贸最盛,可先试行。由政事堂督办,半年之后,再定全局。”

众臣齐应:“谨遵圣旨。”

殿中气氛缓了几分,然沈彦心中却明白,这仅是开端。

他深知——改革之事,最难者非理,而在人。

***

散朝后,宫廊深处。

晨光渐亮,金瓦反射微光,宫道两侧的槐树正落金叶。风过时,落叶翻飞,似书卷翻页。

沈彦走在回廊,步履沉稳。

身旁,户部侍郎陆青泉低声道:“尚书大人,今朝辩论,您之言锋利,然恐触众怒。霍公等旧臣……怕是不甘罢休。”

沈彦淡淡一笑:“朝堂若无争,天下之气便死。旧臣忧乱,我忧虚。虚者无实,无实则盛世成空。”

他停步,目光落在远处正殿的金顶,轻声补一句:“宁陛下明此理,方可行此事。”

陆青泉默然。

这一刻,他忽觉眼前这位性情冷峻的户部尚书,像极了当年还在政事堂初登高位的宁凡——目光深处,皆有相似的决绝。

***

午后,政事堂。

沈彦召集户部属官议税细则。厅中案上摊满文牍,银币、竹签、货样一一陈列。

“累进税率,如何设定?”有官员问。

沈彦指尖一动,将铜算盘拨响:“依品类定档。凡日用必需品,税低;奢侈之物,税高。海商大宗贸易,分级征收,超额从重。”

他顿了顿,望向众人:“天下富者千金,贫者无立锥。此税制非夺利,而是令流通平衡。若让巨富独占利益,贫弱永不得伸。此,才是盛世之患。”

众官沉默。

笔墨声起,厅内光线渐暗。

沈彦俯案而书,墨落如星:“立法之道,贵在持衡。衡不正,则天下不平。”

他笔锋顿挫,落款“沈彦敬议”。

外头传来脚步声,是中使传旨入厅。

“户部尚书听旨——陛下有言,新政初行,慎重推敲。沿海三路,择地三州,先设试点:越州、苍岭、东临。沈彦总督其事,三月内上首报。”

沈彦拱手接旨,眉头微挑。

这三地,一南一东一北,经济环境各异,若能成功推行,便可一举定型。

可若失败——便是众臣群起攻之的口实。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臣,遵旨。”

***

夜。

户部尚书府,灯火如昼。

案上堆叠的卷宗散着墨香,沈彦伏案批阅,目光专注。窗外秋风拂过竹影,轻敲窗棂,似与他同息。

忽然门响。

进来的是政事堂参议柳成初。

他笑道:“沈尚书,连夜未歇,可见心忧天下。”

沈彦抬头,淡笑:“盛世之下,隐忧常生。成初兄可有教我?”

柳成初坐下,低声:“我观今日朝议,有人暗中传言,说新税乃欲搜刮商贾,图富国而贫民。”

沈彦目色一冷:“流言自起,因触人利。”

他缓缓放下笔:“然这一步,必须走。若财不聚,则国弱;国弱,则乱起。”

柳成初叹道:“你我皆知此理。只是世道从来如此,利害之争,无人能避。你可知陛下为何拍板如此果决?”

沈彦沉思片刻,道:“陛下远虑在十年后。玄朝之势,如火之焰,若无薪添,便盛极而衰。税制,便是新薪。”

柳成初微笑:“知此者寥寥。你我皆算在内。”

厅外夜色更深,灯影摇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