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永乐冬夜:墨血与铜臭(2/2)
林烨心中一动,放下粥碗说:“老夫人要是信得过我,我能给您这纺车改改,保准能快两倍,还省力。”老婆婆将信将疑,可看着他真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三天,林烨就在老婆婆家里闭门改装纺车。他让老婆婆的儿子去镇上买了些粗铁条和木轴,白天躲在柴房里画图、打磨零件,晚上就借着油灯的光组装。每当听到院外有脚步声,他的心就提到嗓子眼,手不自觉地摸向藏在柴堆下的短刀——那是他唯一的防身武器。
“成了!”第四天傍晚,当改良后的纺车转起来,三股棉纱同时被纺出,速度比原来快了三倍时,老婆婆的儿子惊得张大了嘴巴。林烨却没敢多留,只说这纺车是他偶然琢磨出来的,若想推广,可按他画的图纸找人打造,每卖出一台,给李家人两文钱提成。
“小哥,你不留个名字?以后我们怎么找你?”老婆婆握着他的手,满脸感激。林烨望着院外渐暗的天色,苦笑道:“我是个四处漂泊的人,有缘自会再见。您只需记得,别跟人提我的模样就行。”
离开李家庄时,林烨怀里揣着老婆婆硬塞给他的五十文钱和两个麦饼。他没敢走大路,专挑山林小道走,夜里就睡在山洞里。可每当想起李家人惊喜的眼神,他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些——这五十文钱,是他在明朝靠自己本事挣来的第一笔钱,也是他对抗勋贵的第一步。
半个月后,林烨在距离北平百里外的通州,收到了李家人托货郎带来的消息:改良纺车在附近几个村镇卖疯了,布商们争相订购,已经卖出了三十多台,给他带来了六百文钱。托货郎带来的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布商王老爷想与造纺车的匠人面谈,愿出重金”。
林烨捏着那沉甸甸的六百文钱,指尖微微颤抖。他知道,这是机遇,也是陷阱。布商王老爷若认出他是通缉犯,后果不堪设想。可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他又要等到何时才能积累起足够的资本?
夜色渐深,林烨坐在客栈的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笑了。杀张旭时的恐惧,被通缉时的狼狈,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坚定。他从包袱里拿出笔墨,借着月光写下一封信,让货郎转交给王老爷——信中说,他愿将改良纺车的技术全盘交出,条件是王老爷需帮他在南方找一个安稳的住处,且永远不能追问他的身份。
“勋贵们,等着吧。”林烨将信折好,塞进信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今日我隐姓埋名赚钱,他日,定要让你们为张旭的死,付出代价。”窗外的风依旧寒冷,可他的心,却像燃着一团火,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