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医圣传 > 第514集:《线上:苗医课堂的云端延伸》

第514集:《线上:苗医课堂的云端延伸》(1/2)

目录

云端苗医:一堂跨越山海的健康课

省医博会的喧嚣尚未完全褪去,苏瑶的办公桌上还摊着展会期间收集的厚厚一沓反馈表。她指尖划过其中一页,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留下的字迹格外醒目:“想学家乡的苗医推拿,可家住郊区,来回跑线下课太费劲,要是能在手机上学就好了。”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她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彼时,叶尘正对着电脑整理展会期间的草药样品,苏瑶拿着反馈表走过去,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叶尘,咱们做个线上苗医课堂吧!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没时间跑线下,线上课既能教推拿手法,又能科普草药知识,多方便。”

叶尘闻言,立刻停下手中的活。他拿起反馈表仔细翻看,眉头渐渐舒展:“这主意好!之前就有不少人问过能不能远程学习,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让苗医走出诊室,走到更多人身边。”两人一拍即合,当天就把线上课堂的筹备提上了日程。

要做线上课,最关键的是让教学内容直观易懂。苗医推拿讲究穴位精准和手法力度,光靠文字描述,学员很难掌握要领。叶尘第一时间想到了园区里的动漫工作室——之前合作过宣传短片,对方的动画制作水平很专业。他带着推拿手法图谱找到工作室负责人,开门见山说明需求:“我们想把‘按揉足三里’‘推揉内关穴’这些手法做成动画,得标出穴位的准确位置,还要用动态箭头显示手的发力方向和力度轻重,让学员一看就会。”

工作室团队立刻投入创作。为了确保动画的专业性,叶尘每天都泡在工作室,手把手教动画师调整手法细节。比如“按揉足三里”,他反复演示:“拇指要垂直按压在膝盖下四横指处,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转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不能只蹭表皮。”动画师根据他的演示,一点点优化画面,从穴位标注的颜色区分,到手法动作的帧率调整,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

与此同时,苏瑶负责编写课程大纲。她坐在堆满苗医典籍的书桌前,结合日常接诊中大家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一点点梳理课程框架。“很多人学苗医是为了日常养生,所以得从基础入手。”她一边嘀咕,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日常养生小手法”作为第一小节,涵盖缓解眼疲劳、改善睡眠的简单推拿;接着是“常见草药识别”,教大家分辨艾草、薄荷、金银花等生活中易获取的草药,以及它们的用法;后续还加入了“常见小毛病调理”,比如感冒初期的推拿方法、蚊虫叮咬后的草药涂抹技巧。

为了适应碎片化学习,苏瑶把每节课都控制在15分钟左右。她还特意在每节课末尾留出3分钟“课后小贴士”,比如提醒学员“推拿时避开饭后半小时”“草药使用前先做皮肤过敏测试”。写完大纲后,她又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授课语气,确保语言通俗易懂,既没有专业术语的晦涩,又不失苗医的严谨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云端苗医课堂”终于上线。上线当天,叶尘和苏瑶特意安排了一场两小时的直播,既是课程预热,也是为了现场解答大家的疑问。直播镜头前,叶尘穿着简洁的白衬衫,身后的背景板上贴着清晰的人体穴位图;苏瑶则坐在一旁,面前摆着各种草药样品和推拿工具。

直播刚一开始,弹幕就刷个不停。有位上班族留言:“天天对着电脑,颈椎疼得厉害,有没有简单的缓解方法?”叶尘立刻站起身,对着镜头演示“颈椎放松操”:“双手交叉放在颈后,缓慢向后仰头,同时双手向前用力,对抗颈部发力,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能有效缓解颈椎紧张。”他一边做,一边讲解动作要领,苏瑶则在一旁补充:“做完操后,在颈椎两侧贴一片艾草贴,通过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效果会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