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太子爷要造反(2/2)
直到出了京城五十里,胤礽实在是不能再让康熙继续往前送,才起身出了銮驾。
康熙跟着他一道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又说了最后一句话:“阿玛在家,等你回来。”
胤礽眼神落在康熙的白发上,他忽然伸手抱住康熙。松开时,又替康熙擦了擦眼泪,“您保重好身体,要是想儿臣,就给儿臣写信。”
翻身上马,胤礽盔甲划破空气,留下一道锋利的痕迹,“出发!”
纵马不过数米,胤礽又调转马头,重回康熙面前,“阿玛,您在家,安心等我回来。”
您要安心等儿臣回来,然后亲手将您拉下马。
您想要的父慈子孝,儿臣可以给,也乐意给。
但前提是,儿臣保住了自己应得的皇位。
康熙留在原地,都不应声,只瞧着胤礽又骑马远去,身影越来越小,逐渐沦为一个黑点。
直到康熙完全看不见胤礽率领的士兵,才启程回銮。路过城墙之时,康熙又登高望远。
皇帝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看得众人牙酸。群臣不禁腹诽,二阿哥这回学聪明了,懂得和皇帝玩这一套父子情深。
今日送胤礽离京,康熙完全是按照自己出征的规矩来。也不是没有人想参胤礽僭越,然而这礼节是康熙让礼部尚书去办的,几位阿哥得知是康熙授意,便打消了所有的念头。
儿子走了,康熙觉得心里都空落落的,提不起劲来。于是乎,康熙便搬到畅春园去住了。
康熙时常盯着疆域图,看胤礽走到了哪里,“魏珠,今日他该到了。”
胤礽确实到了,一到便开始勘探。如今入冬,见天寒地冻,胤礽便写折子要求尽快将冬衣与军粮送来。
康熙亲自督促,谁都不敢耽误。众人稍一耽搁,康熙连原因都不问,直接革职换人。重压之下,所有人都胆战心惊。
多番下旨,康熙为保证青海蒙古听从胤礽指挥,直接下旨将青海蒙古一直以来尊崇的格桑嘉措认定为□□转世,并亲自安排使臣将其送到布达拉宫坐床。
胤礽得知康熙的举措后,对青海蒙古也是恩威并施。父子联手,巨大的政治利益在前,那些青海蒙古王公确实心动。
过年的时候,胤祉几位阿哥有心表露自己的孝敬之意,便提议彩衣娱亲,办个团圆宴。
康熙得知后,只把他们几人叫到澹宁居一通乱骂,“胤礽出征在外,你们不想着如何为兄长分忧,倒是有心花那个冤枉钱给朕找贡礼。既如此,你们也不用费尽心机找了,直接将那些银子捐给将士家眷吧。”
凡是开了府的皇子都得捐,众人都颇为心疼。尤其是胤禛、胤禩,他们折腾了三年,结果一朝胤礽翻身,两人双双没戏。如今,还要自己掏腰包,为胤礽赚名声。上天不公啊,怎么康熙偏心的对象不是他们啊?
开了春,胤礽正式谋划对战准噶尔。他兵分三路,自己总管全军。又在几个入藏口派兵驻守,防止有人逃脱。最后,胤礽下令青海蒙古打头阵,他率领清军押后。
胤礽打法保守,但最稳妥。康熙并不急于求成,反而叮嘱胤礽稳扎稳打。
许是心有灵犀,这一夜康熙辗转反侧,始终睡不着。喝了安神药,勉强入睡后,他又被梦境惊醒。
“保成。”康熙喊着胤礽的名字醒来,只觉得胸口闷胀,额头也是冷汗淋漓。
魏珠见状,连忙替康熙擦拭一番,“皇上,要传太医吗?”
康熙摆手,“不必了。”方才,他梦见胤礽当头被砍了一刀,“取纸笔来。”他要给胤礽写信。
千里之外,胤礽命在旦夕。
今夜,胤礽得知探子来报,策妄阿拉布坦悄然来藏,他便打算在两侧夹道埋伏,准备偷袭。
胤礽一身黑衣,手持利器。今夜出发,他不知为何,带了康熙的战刀。
与阿拉布坦对招时,胤礽虎口都被震得发蒙。到底是这几年在咸安宫养尊处优,武艺都退步不少。想到此,胤礽冷笑一声。
战场上最忌讳分神,阿拉布坦见胤礽脸上若有所思,当下给自己的侍卫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