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太子爷要造反(1/2)
第六章:太子爷要造反
出征在即,胤礽即便要走,也得安排好京中的一系列事宜。至少,不能让旁人趁着他不在京里的时候,钻了他的空子。
胤礽有心联络朝臣,在这种情形下,每日来往毓庆宫的人就没断过。上到胤祥等皇子,下到京中群臣,许多人都来胤礽这里露面。
对这些臣子,胤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他们的想法,胤礽倒也明白。试探也好,投诚也罢,他心中有数便可。
倒也不能怪这些人阿谀奉承,毕竟大家都长着眼睛。眼瞅着康熙对胤礽放权众多,对比往年,皇帝对胤礽的信任堪称是前所未有。一想到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大部分人都难免抱着一些投机取巧的心思,便纷纷来毓庆宫请安。
康熙在乾清宫瞧得分明,对这种情况也丝毫不加阻拦,甚至多番替胤礽谋划,为他制定对敌良策。
若是平日里,康熙对胤礽这种态度自然是有些不满的。然而胤礽即将领兵远征,康熙便舍不得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折腾胤礽。
临行之前,胤礽盯着胤祥的腿,叮嘱道:“孤不在京这段日子,你好好养伤。当年,孤自顾不暇,也没能顾上你。前几日,孤跟皇父求过情了,往后他不会再为难你。内务府那边,孤也打过招呼了。弘皙会多去看你的,有什么事,你不好跟皇父开口,便告诉弘皙。”
当年,胤祥从康熙爱子直接沦为不忠不孝之人。甚至后来连他的请安折,康熙都不予批复,反而说他并非勤习忠孝之人。这些事情对胤祥打击颇大,让他一下子认识到了皇帝的冷酷无情。
因此眼下听到胤礽的这些话,胤祥几乎是苦笑,“二哥,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弟弟不敢有丝毫怨言,您就别提什么为难不为难的话了。”
胤礽知道胤祥不敢在康熙面前同他一样放纵,只劝胤祥想开点,“皇父性子就是那样,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你看孤,这么多年起起伏伏,都在他一念之间罢了。”
胤祥眼神复杂地看着胤礽,“二哥,现今您如此行事,皇阿玛他不会心存芥蒂吗?”
胤礽冷笑,“他会,但他也能忍。”
坦白说,胤礽的确不明白康熙如今为何会对他包容至此。明知他如今心存异动,康熙仍然能够准许他谋划兵权。饶是康熙如此行为,胤礽也觉得自己的心并没有被他暖热,所以丝毫不妨碍他利用康熙的愧疚之情。
至于康熙说什么因为额娘入梦,胤礽连信都不信,“胤祥,人活于世,要活在当下。若是孤事事瞻前顾后,小心谨慎,那孤这个太子不当也罢。他既然敢放孤出来,自然是知道孤想要什么的。”
他这一辈子,大多数时光都是和康熙一同度过。在不危及自身安危的情况下,胤礽的确不介意与康熙父慈子孝。更何况,大多数时候,他也确实享受被康熙捧在手心里的感觉。
胤祥听了这话,心里不禁腹诽,您和皇阿玛真能折腾。
若这两人只是单纯折腾,也就罢了。然而每次父子两一闹掰,总有人得把命给搭进去。
康熙每次处置胤礽都会手下留情,撑死也就是废了胤礽的太子位,继而将胤礽圈禁起来,好端端地养在咸安宫里。胤礽是衣食无忧,就连侍妾子女,康熙都给安排妥当了。
至于是谁承担了康熙的怒火,自然是他们这批人。跟随胤礽的太监侍卫也好,外戚臣子也罢,被圈禁的、被弄死的,不计其数。就连他,身为康熙儿子,也没逃得过康熙的责罚。
但这话,他不敢对胤礽说。康熙是皇帝,胤礽是太子,这两位他都得罪不起,还是老老实实听安排吧。
眼瞅着时间也不走了,胤礽打发走胤祥,便去了撷芳殿。明日便是出征日,他也得瞧一瞧太子妃。说起来,他颇有些对不住太子妃。这几年,太子妃受累,跟着他起起落落,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次日一早,康熙便亲送胤礽。
从干清门出发,越过太和门,来到金水桥。
紫禁城中门早早打开了,康熙銮驾一到,便是山呼万岁之声。
胤礽原以为康熙送到这里便罢了,却不想康熙不叫停。于是,胤礽难免骑马来到康熙銮驾外,“皇父,您该回宫了。”
康熙不言语,只盯着胤礽,许久才道:“再往前走走吧。”
他脸上的不舍之意过于明显,胤礽便不好拒绝,“好,儿臣上去陪您一会?”
康熙点头,以示同意。
胤礽下马,钻进康熙銮驾里。
康熙从前出征之时,胤礽从未有如此不舍之情。如今,两人角色互换,胤礽倒是有些惆怅了。
“儿臣不在京里,您也要照顾好自己,等儿臣回来。”胤礽说这话的时候,眸中神色一半是真诚,另一半全是野心。
康熙总觉得胤礽这句话还未说完,但离别在即,他忙着叮咛胤礽,没工夫追问,“阿玛会的。千言万语,嘱咐不完你。军情紧急,一定要奏报于朕。若是受伤,也不要逞强,御医国手都跟着你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