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朕的太子不想成亲(2/2)
康熙笑道:“不妨事,走吧。今日朕有些乏了,你把折子拿回毓庆宫批去。”
胤礽如今与康熙关系颇好,倒也不拒绝,只道:“儿臣知道了。阿玛,您昨日没有睡好吗?”
闻言,康熙不禁摇头,“不是,朕在想你的太子妃该是何人?今日众女,朕觉得并没有能担当太子妃的人选。”
胤礽不禁一愣,“阿玛,那个年姝媛,您不满意吗?”
康熙确实不太喜欢,“此女风头太过,有些招摇。朕已经查过了,她有一个青梅竹马,两人情投意合。”想到胤礽过去劣迹斑斑,康熙忍不住道:“朕劝你早点打消对她的念头。”
胤礽心下不服。青梅竹马算什么?若是当真情意深厚,如何还不定亲?但这话他不敢跟康熙说,怕康熙指责他。于是,胤礽便道:“儿臣知道了。”拿着奏折,又道:“儿臣回去批折子了。”
康熙挥手,“走吧。”
没过几天就到了每年的击鞠比赛,康熙对此兴趣不大,胤礽倒是兴致勃勃,“阿玛,您不去看吗?”
康熙略微皱眉,“朕就不去了吧。去年,你就输给了胤禔。今年若是再输,阿玛都得跟着你一起丢人了。朕可是听说,胤禔那头还有胤禛与胤禩呢,你胜算不大。”
这话让胤礽心里不太舒服了,“您放心,今年儿臣一定不会输的。”
康熙瞧他信誓旦旦,“那朕拭目以待?”
胤礽难免“哼”一声,“您就等着瞧吧。”今年有年姝媛在,皇阿玛也在,他才不会像去年那样丢人呢。
击鞠比赛当日,康熙坐在上首,看着场上正在挥舞的胤礽,不禁夸道:“太子今年有些长进啊。”
胤礽苦练一年,自然有些进步的。一球得中后,他眉眼都透着喜色。
隔着老远,康熙都看见了,也不免笑道:“胤礽这是喜形于色啊。”太子每进一个,康熙便赞叹。其他皇子得中,康熙不咸不淡就夸了两个字,“不错”。
皇帝高兴,嫔妃们便有心争宠,让康熙眼里除了太子,也看看其他儿子啊。
德妃率先端了一盘荔枝,“皇上,这荔枝甘甜。”
惠妃不甘心,就也呈上了一碟子杨梅。
荣妃更是时不时看一眼康熙,欲语还休。
康熙敷衍地尝了尝,他不禁想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些妃子也带过来?还不如带着臣子们来,起码没有这么聒噪。
都怪胤礽胡乱提议,说什么担心母妃们、妹妹们还有那些伴读在宫里无聊,不如让她们来看儿臣兄弟几个打打比赛,都能放松一二。
当时人多,他不好驳胤礽的面子,自然答应了。现在,康熙是深深懊悔,恨不得他从来没答应过此事。
就在康熙无言指责胤礽的时候,胤礽却不慎跌落下马。
康熙当即起身,“梁九功,去叫太医来。”
胤禛也当场跪下,高声道:“皇阿玛,儿臣知错,不该与太子二哥争夺,请皇阿玛降罪。”
几位阿哥发觉胤礽不对,纷纷围在胤礽身边,伸手欲擡起胤礽。
康熙顿时喊道:“不准动他。”快步跑到胤礽跟前。见胤礽已然昏厥,康熙又道:“都让开。”
蹲下身查看胤礽的脉搏,康熙见他脉相还算正常,便掐了掐胤礽的人中。
胤礽幽幽转醒,还有些不明所以,“皇阿玛?儿臣这是怎么了?”
“是朕。”发觉胤礽不能动弹,康熙又伸手摸向胤礽的后背,便察觉出来了,“坠马跌伤,背后骨头错位了。忍一忍,太医马上就到了。”
荣宪听见了,便道:“皇阿玛,儿臣会正骨。”
康熙信不过她,只道:“太医已经到了,让他来。”
挪了地方给太医,康熙觉得方才的事有些蹊跷。他看得分明,胤禛与胤礽抢球而已,并没有将胤礽掀翻,那么胤礽为什么会倒地呢?
康熙疑心病犯了,便盯着胤礽的坐骑瞧。这一瞧,确实发现了些许端倪,太子坐骑的马蹄铁掉了。趁着众人不注意,康熙将旁边掉落的马蹄铁捡起来。
比赛途中,康熙全程只盯着胤礽,自然知道这马蹄铁一开始是全有的。如今它松开了,康熙不信它是中途脱落。
太子既然要用马,马厩的人必然会检查马蹄铁松紧的。不然太子出事,谁都逃不过皇帝的责罚。这种丢命的事,除非旁人许了天大的好处,不然没有人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