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冤种炮灰 > 第 74 章

第 74 章(1/2)

目录

第 74 章

第二年春,薛家留京,宝钗落选,薛蟠被迫娶了一个武官家的小姐。

薛姨妈将京城铺面好好清理一通,用两个位置极佳的铺子搭上了一个武官汪夫人。

通过汪夫人,达成了这门婚事。

为此,薛家还特意置办了一个大宅子。

薛姨妈解决了一桩心事,余下的就是宝钗的婚事。

纵然作为母亲,她觉得宝钗千般好,却抵不过商人之女的身份,天然低了读书人家的女儿一头。

薛蟠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就想着榜下捉婿的旧俗,他家百万家资,对那些穷困的进士来说,绝对是上佳选择。

薛姨妈早已想到,但低嫁不一定会有好结局,穷困进士也不一定品行好,到时候哪怕找到一个嫁女又贴钱,宝钗又没有好日子过。

薛姨妈心疼女儿,不肯这样。但哥哥一家外任,她想到姐姐夫家贾家,虽然已经避回老家,但宁国府这一脉还在京中。

改名威远将军府后,贾珍耽于享乐,贾蓉投身行武,贾蔷专心读书。

老太太教养女儿,偶尔去见见那个待在道观的丈夫。

薛家上门,老太太有点儿惊讶。不过七拐八绕也是亲戚,出于礼数,好好招待了。

薛姨妈与老太太聊家常,聊着聊着就往宝钗身上拐。

“我那女儿去岁选伴读落选,如今日渐大了,虽说十五,到底算的虚岁,只是婚事一时找不到好的,我也是日夜焦急。”薛姨妈说着哽咽起来。

老太太劝:“你姑娘也是好的,总能找到好去处。”

“说来惭愧,自己日子过得糊涂,想老太太在京中颇有威望,想劳烦老太太帮忙,牵牵线。”

“这…老身也没做过媒人,怕是不好。”

老太太明白薛家的困境,有钱无权,有没有能顶门户的男丁,宝钗的哥哥不中用,婚事就落了下来。

宝钗虽好,薛潘却不是个好的,商户出生,比不过读书人家的女儿。

送走薛姨妈,老太太是说了薛姨妈想要的女婿人选,有家业,读书人,父亲为官,官位不能是九品芝麻官。

老太太淡淡想,贾蔷似乎挺合适的。

但老太太想给贾蔷说一户读书人家的女儿,毕竟他是要科举读书,有岳家相衬,路会更通顺些。

不过她还是叫来贾蔷,与他说了这事。

薛姨妈回去,见薛蟠不老实,还想出去斗鸡喝酒,就气不打一处来,让他滚回自己的院子。

甘泉县,一年过去,冯渊收获了一批稻种,经过一年两种,不断挑选,得到了产量较大的稻种和耐病力高的稻种。

大棚里的种子经过一年施肥、改进种植方法,红红的番茄和玉米苗已经占据了大棚大半位置。

城外小山上的梅林,已经结了青涩的梅子,夹杂着桃树,已经结了硕大的桃子。

独特的种植技术和肥料,让梅树和稻谷茁壮成长。

甘泉县在荒山坡上种下一片片梅林,森然绵延的大山,矗立在县城的四方。

这个夏天,甘泉县绿意绵绵。

朝堂上井然有序,羊毛互市,让国库充盈了一波,冯渊的名字也入了户部老尚书的眼。

年轻人,会给国库挣钱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