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2)
大门口上书冯宅,一入是前院待客之所,前院与正院相连,东西厢房并排,形成一个“口”字。
中间空地种了一颗枣树,已结了青涩小枣,挂满枝头。
厨房设在厢房边上,那里有角门,可供买采进出。
冯渊开了耳房当库房用,又在前边空地上分畦列亩种上蔬菜和果树。
新宅子住下后,冯渊觉得通气宽敞,很是不错。不过价钱比江南贵了不少,之前应天东城小院也才一千两出头,京城二进小宅子两千多两,差一百两满三千两。
冯渊赚的钱够,宋景春家底厚,不然都不能买上这内城的宅子。
花枝子巷子,离宁荣街二里远,靠近林家宅邸,离六部衙门处三里远,方便走亲上衙。
冯渊想着闹腾起来,挣了功劳是不是可以增加留京的机会。可进士三百名,该想的办法,别人也会想到,而且太出格容易留下不堪重任的印象,于仕途无利。
在户部观政时,冯渊一直在想办法,可直到一个月匆匆而过,他也没有好办法。
到六月大理寺观政,冯渊对律法很感兴法,两人结伴而行。
大理寺观政进士有几张熟面孔,遥想当年端午佳节,崔举人的好友的学生洛笙也是此届进士。
从洛笙处得知,常亦川常言坐两兄弟俩,常言坐多年举人谋了江南小县县令,常亦川是这届科举进士,外任江南江阴府。
当时琼林宴上,几人却没见上面,也是阴差阳错。
当年庭中垂丝海棠花下,八位不同夫子的学生,都入仕了。
刘云端和王司礼是上上届科举二甲进士,刘云端二甲第一,王司礼二甲第三。
刘云端和王司礼留京当了三年主事,一个刑部一个吏部。如今他们升至员外郎,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冯渊和钱褚都喝过他们的进士酒。
钱褚当时走的朝考入翰林院,如今表面上清闲,他早看好吏部的空缺位置,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子。
三年庶吉士期满,在新科进士观政结束前,钱褚过了考试,任职下来,吏部主事一职。
冯渊思绪万千,最后他抛开了观政结束后堂官考核只盯户部的想法。
他想外任也可以,江南不行,就去南省闽南等地,他可以做出为国为民的功绩,凭三年不够,那就十年。
凭借农学生的头脑,他已经想好如何准备实验了。
想要外任,就得去吏部递交外任文书。冯渊接受了林大人的好意,如林如海之前所言,拒绝结党营私,走歪门邪走,但关系还得疏通一二。该有的人情世故得有。
休沐日,冯渊取了林大人的亲笔书信,备好礼品登上威远将军府大门。
周老太太亲自见了他,老人家目清心明,直言:“谋京官谋顶好的外任,免谈。”
冯渊隐晦的表示:想外任,南省和中五省普通府县都是可去的,就怕没有关系,吏部针对分去了偏远府县,毕竟根基不稳,无依无靠。
周老太太看他说的可怜说:“放心,好歹是亲戚关系,一句话的功夫还在会帮带去的。”
冯渊稳住心神,郑重谢过,这才离去。
贾蓉此时前来请安,看到冯渊前来,并不意外。
“冯兄”“蓉兄弟”。
两人见礼后,贾蓉见过他几面,倒也知道他的性子,无依无靠的新科进士难免会受到吏部的区别对待。
只需要使一点力,就刻在无形中消灭这种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