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1/2)
第 62 章
大理寺的观政平静日子一晃而过,冯渊准备参加户部堂官考核,以及外任的双重准备。
威远将军府对吏部并没有太大威慑力,但放出一句话,将冯家当做亲戚家看待,也让冯渊处境好上不少。
至少冯渊被排除去偏远府县,前往外任的新科进士各显神通,心思浮动。
冯渊有了方向,宋景春一门心思扑在朝考,那两人在休沐时,出京游山玩水。
六月十五那日,话说休沐日,冯渊、冯义、宋景春、钱褚坐马车行出城门,直往的西山大路行去。
西山上有个道观,此道观名广元观,立观已有百年。
途中路经铁槛寺,钱褚讲了此寺的来历:“原是宁荣二公所建,相当于他们两家的家庙,原先有香火地亩布施,可自从荣国府倒了,宁国府成威远将军府,如今就大不如前了。”
冯渊见寺庙行人甚少,占地甚广,房舍齐全威严,寺庙门口看见手持佛珠的僧人。
晨钟暮鼓,梵音绕梁。
铁槛寺周遭一里外,有一个空尼姑庵。原来这空尼姑庵叫水月庵,因庙里做的馒头好,又有了馒头庵这个浑号。
原是多年前与倒台的荣国府有些关系,馒头庵的女尼常往那府上夫人处走动。
荣国府抄家后,那馒头庵得罪了庵,被人扒出了尼姑庵的丑事,那里头的老尼姑压着年轻貌美的小尼姑勾搭香客,行风月之事,暗通曲款。
更甚至馒头庵的老尼勾结官宦夫人,仗势欺人,包揽诉讼,罪孽深重的几个老尼姑捉去了衙门,没几日斩立决死了。
佛门清净地,藏污纳垢。那威远将军府老夫人心善给了银子打发了那些小尼姑,自寻出路去了。
铁槛寺和馒头庵都是贾氏一族的家庙庵堂,这事闹得挺大的,马车上四人的人都有所耳闻。
冯渊一双含情桃花目,潇洒的使出一把折扇。心里暗暗发虚,怎么什么事都变了。
都说含情目,桃花眼。可冯渊浓眉加上清正的性子,抵消了眼睛的朦胧含情。冯渊如君子似竹,文雅俊逸。
宋景春眉目如春,惊才绝艳。钱褚骄阳似火,矜持守礼。
四个人中存在感最小的冯义,已经十六,当年清澈的杏眼少年,还是会调皮捣蛋。
马儿嘶鸣声,拉回了四人对威远将军府对馒头庵的丑事是否知情,这一问题闲话。
广元观位于山腰上,道观称呼香客为“善福寿”或“善人”。
马车无法上山,停在山脚下,四人拾阶而上,一步步走上山去。
广元观香火鼎观,冯渊上山时,看到已经往山下去的香客,后面也有不少人。
一行人来广元观,不单单是为烧香拜三清。
广元观的素斋非常的有名,四个人慕名而来。
爬了一千多级的台阶,王渊他们终于来到了广元观山门前。
小道童穿着道袍,行走间一蹦一跳的,看到香客到来,以礼相迎。
“四位善人,需要我带路吗?”小道士看着他们。
冯义歪了歪头,说:“劳烦小道长带路!”
小道童蹦蹦跳跳的开始带路,后面几位年轻的道长,都无奈的看着小师弟。
冲冯渊一行人露出麻烦了的神情。
广元观山门开始,排列着灵官殿、三清殿、玉皇殿、四御殿、三官殿、祖师殿和财神殿等。
三门主要包括三门殿、幡杆和华表。三门殿供奉门神和土地爷。
灵官殿内供奉着道教护法镇山神——王灵官,他是道教最高护法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