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冤种炮灰 > 第 59 章

第 59 章(2/2)

目录

如是传唱三遍,响彻传胪大会。

传胪使欧阳晨宣讲二甲名次:“

二甲第一名欧阳晨,赐进士出身。

二甲第二名宋景春,赐进士出身。

……

二甲第五十名冯渊,赐进士出身。

……

等二甲三甲宣讲名次完,状元已经换好红袍,方翅纱帽插上宫花。

冯渊瞧了一眼,觉得幸好状元相貌堂堂,还未加冠,如此装扮只觉清俊文雅,出尘不凡。

传胪大会后,皇上赐琼林宴,赐状元及进士宴于礼部,命一大臣一员侍宴,读卷执事等官皆预。进士并各官皆簪花一枝。

传胪之后,新科进士走出宫门,簪花披彩,一路游街回到自己的居所。

一路上鼓乐齐作,街道两侧挤满了人,更别说茶楼上,游街队伍方一踏上街道,欢呼声此起彼伏。

冯渊簪花骑在马上,前头队伍浩浩荡荡,街上巷尾,不时有姑娘扔向簪花游街队伍里鲜花。

状元和探花被扔满一怀的鲜花,宋景春衣袍、袖子里都是花,他不由好笑的想,都是花香了,引来蝴蝶纷飞就好了。

冯渊震惊看着前头不断飘落的鲜花,还在想结果有东西碰到了纱帽上。

冯渊头上簪的是一朵紫红勺药花,以为是花掉了,可接到怀里是一枝桃花,接着又被了几支,冯渊才反应过来,他是被姑娘们扔花了。

冯渊抓住僵绳,小心翼翼的摸了摸马儿,再向扔花的姑娘们招手会意。

簪花游街,看着姑娘们饶有兴味地看着这支进士队伍,激动的不断扔花。

一甲身上花最多,其次二甲相貌好的,如欧阳晨和宋景春,但以年轻进士居多,冯渊落在中间,也装满了一袖子的鲜花。

进士游街,心情放松之余,迎接百姓们崇拜而羡慕的目光,向来内心的满足感更甚。

正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传胪第二日,赐琼林宴,新科进士簪花前往。

冯渊换上一身天青色的长衫,与宋景春一道前往琼林宴。

琼林宴设在礼部,众新科进士齐齐跪拜皇帝后。

皇帝就带着太监一行人离席回宫,拘禁的进士们一下放松了。

大臣们凑一起喝酒,琼林宴有宫庭歌舞助兴。

状元齐苒身边围了许多人,不时有人敬酒,他都以礼相待。

冯渊和宋景春不敢碰酒,几十上百人的宴会,难免有不知事或是爱玩闹。

他俩坐在歌舞旁边的小角落,旁边有帷幔遮挡,很难发现他们。

琼林宴里,进士喝酒,写诗交友两个重环节。也有看见歌舞动不了脚的,难免有喜好美色的新科进士。不过仍有大臣在,他们不敢太过放肆。

只是热衷于攀附,比如出身金陵望族的状元齐苒,周遭走了一圈又一圈人,还是没人放过他。

直到有人挑起写诗的由头,想出风头,才吸引了大半注意。

只是状元、榜眼、探花都得写诗,毕竟他们才华出众,力压众人成了一甲。

宋景春名次靠前,躲避不了。冯渊与他一同去。

宋景春在新科进士算是年纪小的,他今年十八,比一甲三位小两岁。

宋景春沉思一会,用眼角余光看了其他人的动作。他第五名不需要出风头,发挥平常的实力即可。

状元齐苒不负众望夺了魁首,让出风头的也为真心为他写的诗叫好。

一夜喧闹,冯渊和宋景春夜深才坐上马车离去。

不乏有酒醉的进士,但都与他们无关。

冯渊回房里,脱下染上酒气的常服,酸枝木衣箱里,整齐放着进士服,还有箱子上的簪花纱帽。

“先观政,后擢任”。本朝科举取士后,实行“观政进士”制度。即一甲前三名,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编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照衣名序入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观政。

进士于各衙门观政,不佥署文案。观政是一个快速从书生转向官吏的关键期。

科举取士三年一次,一次三四百人,而朝堂上没有这么多空缺的职位,所以还有一部分二甲和大部分的三甲进士,会选择外任,比在京城擢升官职更快。

梅花式洋漆小几上摆着茶具,冯渊倒了一杯水喝。

屋子窗下的书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籍。

冯渊坐在书案前,看着窗外的朦胧月色,身心俱疲,看着也觉得豁然开朗。

坐着身上乏力轻些,冯渊自去净室沐浴,换上干净寝衣出来,就去床上躺着休息去了。

临睡前,系统提示音响起:“恭喜宿主完成任务二:考上进士。”

冯渊侧了个身,继续睡了。

传胪过后,状元、榜眼、探花授了翰林院官职。

冯渊是二甲最早一批中进入六部观政的,依名列序,二甲前五十名在观政、授职自比后边的进士快。

毕竟大多进士不愿外任,京官比外官贵重,轮到三甲观政,大多二甲进士已经轮完六部,开始考虑前往各部堂官考核或是朝考。

通过朝考,优异者选拔为庶吉士。庶吉士需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参加考试,通过者可授予翰林院编修。

虽然三年后才是一甲的起点,穷翰林日子也清汤寡水,但在京城或外省任职,其提拔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人。

六部,从周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冯渊想入户部,宋景春想过朝考入翰林院。翰林虽清苦,却也清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