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82章

第82章(2/2)

目录

“你也吃点儿。”

宁颂转过头,同凌恒说道。

食不言寝不语,三人在吃饭时都没有说话。

边疆气候不好,食物种类不多,到了那里,储玉也只有入乡随俗,有什么吃什么,临州的食物是许久没有碰了。

相比之下,凌恒竟然也吃了不少。

面对宁颂好奇的目光,凌恒笑了笑:“你忘了,年轻时我在书院求学,吃的也是这些。”

那时候,食堂还没有改革,就一个大师傅,除非他们自己想办法打牙祭,否则大部分时间都得吃食堂统一做的食物。

说到这个,白鹿书院的学子们都应该感谢宁颂才对。

吃完了饭,凌恒将两人请到了书房里说话。

书房的另一侧,摆着一个宁木学习的书案,见大人们进来,宁木同储玉打了声招呼,然后偷偷溜走了。

储玉欲言又止。

自始至终,他一直知道宁颂与凌师兄关系好。

到了京城,宁家一家人没有住所,借住在凌府理所应当。可问题是,今日他发现的种种细节,似乎都在说明双方的关系不只是借住这么简单。

储玉忍不住看了宁颂一眼。

将脑海中的疑问抛开,储玉说起了自己在边疆的日常,与今日进入皇宫的细节。

原来,储玉在边疆经由不懈的努力,终于站稳了脚跟,原本再待一阵子,可没想到被皇上召进了京城。

离开时,那位被他救过命的统帅专门找他说话,让他关注皇上的病情。

“我希望边疆不要乱。”

临走的时候,统帅是这样说的。

而能够给储玉提醒,明显是某种程度上表达出了自己的倾向。

“这……”

“边疆的军费被朝堂拖欠过。”除了为自己找一个退路之外,统帅与公主与成王都有过冲突,这也是原因之一。

皇上的身体原本就是所有人都需要关注的点,统帅专门又提一次是什么意思?

时间紧急,储玉不好去信问临王府,于是只好自己打起精神,注意观察。

谁知道阴差阳错间,在他面圣时,还当真观察到了一些端倪。

“圣上见我时似乎刚刚睡了午觉,面色泛红,步态悬浮。”

七月份,原本就是相当炎热的天气,可皇帝似乎分外怕热一样,不但殿内放了许多冰盆,还有人不停地给他扇扇子。

“……你是说?”

储玉沉声道:“当年我在青川县时,曾经见过不少这样的症状。”

那些人,大多数人都是服食了具有成瘾效果的药剂。

也只有这些药剂,能够让一副干枯的躯体重新唤醒活力。

“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凌恒拧眉,说道,“现在先把这个话题打住。”

并不是他们不相信储玉,而是这个话题太过于惊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很难再讨论下去。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话,那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了。”

他们没有忘记,如今短暂的安宁,来自于皇上身体的好转。

可若是皇上是靠着特殊的、拥有后遗症的药物使得自己恢复精力,那么皇上本人的动机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更何况,储玉如今也在京城里。

“和王爷发消息。”凌恒说道,“别用平日传信的渠道。”

如此关键性的消息,若是被截获,毫无疑问会后患无穷。

“我知道,我有专门的方法。”

那是他在离开临王府时,临王交给他的。

“要保密,但也不要太紧张,免得被看出来。”宁颂建议说。

“我明白。”

在边疆经历过生死之后,储玉如今也是一个沉稳的大人了。

由于这一场谈话太过于沉重,导致这一晚上三个人都没有睡好。只是第二日醒来,宁颂仍然请韩管家带储玉出门逛一逛。

“既然什么都没有发现,到了京城里,不出去走一走反倒是奇怪。”

“别忘了,在被认回王府之前,你是个小老百姓。”

听到宁颂的话,储玉灵光一闪,明白了宁颂的意思。

他在边疆建了功不错,但与他见识短浅,与权贵阶层格格也不冲突。

于是,储玉在韩管家的陪伴下,逛了一整日的京城,买了两车东西回家,看上去完全是一个没见过市面的土包子。

这一副模样似乎也安了宫里的心,第二日,宫中赐了不少东西。

就在储玉到来,搅乱了京城风云时,宁颂这个名字莫名其妙出现在了许多人的案头,受到了关注。

临王府世子微末时结识的好友,户部侍郎的嫡亲师弟,白鹿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

任何一个头衔,看上去都颇有含金量,更何况这三个头衔还集于一人之身。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宁颂还是一个举人,一个还未进入官场,没有官职的人。

似乎正是要显示这一点所言非虚似的,没过多久,宁颂就收到了一封重量级的邀约。

端阳公子邀请他后日去西郊庄园赏花作诗,除他之外,全京城有些名气的学子都在其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