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82章

第82章(1/2)

目录

第82章

端阳公主的闹剧最终以那位祁书生被赶走作为结尾, 成王一派大获全胜,还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

公主怕丢人现眼,独自在家里蛰伏。

京城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没有了这两尊大佛相斗, 就连平日里工作都好做了许多, 表现在凌恒身上, 就是他下值的时间早了许久。

回家之后, 就负责与宁淼与宁木玩耍,有时候教两个小朋友读书和写字。

宁淼如今已经十岁, 在书法上颇有天赋。自从她八岁那年, 宁颂第一次将字帖交给她之后, 这些年来小姑娘读书习字勤耕不缀。

到了如今, 在习字上已经颇有风采了。

在习字上, 凌恒请了一个先生回家, 专门给宁淼讲课。

“我们学的都是科举仕途上的东西,目的是为了考试。女子原本就生活不易, 倒不如学一些让自己高兴的东西。”

所谓的高兴的东西, 就是除了基础的识字、道理之外,随便供宁淼挑选。

宁淼最终选的是习字和练武。

习字是她一直以来做的事情,她短时间内不想放弃。而练武,一是为了强身健体, 二则是自保。

凌恒专门托临王府的关系, 找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女武师来教她。

“术业有专攻。”

女子在练武上会出现什么问题, 自然没有比同性别的老师更加了解。

有了师父,宁淼自此之后就忙了起来。偶尔在不读书的时候,宁颂也会观察宁淼上课。

小姑娘与小时候一样,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那位武夫子刚开始得知是来教凌府的小姐时,心中颇为忐忑, 当真教了两节课之后,才喜笑颜开。

宁淼不但根骨好,悟性也是一等一的。

何况,宁家一家人对于她都非常客气。

收徒不易,她将宁淼当成了能够传衣钵的徒弟。

凌府的几位成员们各忙各的,在京城的劲风之下,竟然安安稳稳地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到了六月最后几日,朝堂里有了新的变动。

许久不上朝的皇帝,逐渐重新开始处理政务,虽然无法做到往日那般日日上朝,但也不再是以往那般病恹恹的模样。

“听说是皇上派人找了名医。”

皇帝的病情如何,对京城里的局势影响极大。最开始,皇上病急如山倒,看上去似乎顷刻之间就会驾崩的模样。

那时候,无论是皇帝本人,还是京城里的王公大臣们都开始思考储位的归属。

可谁知道,储位之争持续了多半年,公主与成王之间没争出一个结果,反倒是皇上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这怎么能不让人感慨。

皇上的身体对政局的牵扯是立竿见影的。

在他重新上朝之后,在处理杂事之外,下了一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旨意:催促储玉进京。

先前,储玉在边疆立功,捷报传回了京城,就有皇上征召储玉回京的命令。

然而那时候是刚刚五月,边疆打完仗不久,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善后。储玉进京的时间一拖再拖。

后来,见朝廷里没有了后续,储玉就更不着急了,慢吞吞地与人交接,还在边疆采购了不少东西。

等催他进京的旨意赶到时,他才刚刚离开边疆几日。

“走吧,别让皇上等久了。”

京城与边疆之间隔着千里,在足够的后勤保障下,储玉一行人快马行进,一路走了小半个月。

到了七月初,终于进了京。

作为临王府世子,皇上的亲侄儿,在理论上可能获得继承权的重要角色之一,储玉一进京,就被召进了皇宫。

等到半日之后,才被放出来。

他婉拒了宫里帮他安排住宿的建议,晚上住在了凌府。

一是因为一直以来凌恒都是临王最信任的人之一,双方有着过硬的交情;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储玉想要见一见宁颂。

许久没见,他有太多的话想要同宁颂说一说。

“先吃饭吧。”

开了门,将储玉迎进来,宁颂看了自己风尘仆仆的好友一眼,开口道。

“……行。”

于是,那些关于朝堂关于天下大事的讨论还没说出口,储玉就被塞进了澡堂里。

沐浴、换衣服、吃饭。

等坐在饭桌前,储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作为世子,储玉在边疆的生活并不差,有单独的帐篷,也有军中分来的勤务兵专门照顾他的起居。

然而,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在边疆也好,在皇宫里也罢,他整个人身上的弦都是紧绷的,唯有此刻坐在了饭桌前,能够卸下身上的包袱。

“吃点儿,看看喜不喜欢。”

给这位炽手可热的世子做什么饭,韩管家是提前询问过宁颂的。宁颂想了想,说了几个临州的食物。

都是老百姓们餐桌上常见的。

“随便做一做就好,他不挑剔的。”

果然,宁颂提议的家常食物得到储玉的喜爱,饭菜刚一上桌,他的筷子就没停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