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71章

第71章(2/2)

目录

若是早知道有这么一个办法,他们就只重点读出题重灾区的一部分内容了,何苦如老黄牛一般,吭哧吭哧地读来背去。

当然,这一点也遭到了宁颂的鄙视。

“万一,我说万一今年大家运气不好,恰好遇到了冷僻的内容,难道当场不做题了不成?”

题答不上来是小事,大不了再过三年,可若是遇到了认真的考官,对此计较,说不定还会被申斥。

若是丢了考试资格,到头来得不偿失。

“颂哥儿,我们只是说说而已。”被宁颂拧着眉说了两句,几个抱怨的同窗都不吭声了。

当时宁颂带着同窗们统计了考试内容,一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题目的来源,减少焦虑;二就是为了明确复习重点,提高冲刺阶段的效率。

他的初衷是否达到目的犹未可知,但目前嘛,倒是可以破除一些周果制造出来的焦虑。

“经义题就算了,难道他会泄露策论的题目?”

这就有些夸张了。

并不是学子们信任梁巡抚的人品,而是基于逻辑判断来否定这个问句——

他们不觉得梁巡抚会为了赌气而将自己的前程赌上去。

自己拱火没成功,周果显得有些消沉,一声不吭地待在一旁。

不一会儿,他整理了心情,再擡起头时,发现宁颂正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注视着他。

周果有一种被看穿了内心深处目的的错觉,连忙心虚地移开眼。

纵然周果试图拱火的想法没有成功,但在四月初八这晚排队时,府学学子与白鹿书院的学子们仍然互相看不上眼。

“我们府学的学子怎么还会自己排队啊,真是让人惊讶。”

白鹿书院的学子们到了考院门口,见府学学子们对自己一行人指指点点,火气不由得冒了出来。

“你什么意思?”

正如学子们虽然在读书,但耳清目明,什么都懂一样,府学学子也明白出于一些原因,己方在乡试中与白鹿书院是对立面。

而且,梁巡抚来给他们讲过课。

虽然话说是一地的大员关心教育,但仔细说来,未免有巡抚大人觉得他们不如白鹿书院,因此来给他们开小灶的隐藏含义。

这让府学学子们心中有一些微妙的情绪。

如今,这些微妙的情绪在对手们的挑衅中陡然爆发。

“什么‘什么意思’,夸你们呢。”白鹿学院的学子当然不会轻易上当,退一步,笑嘻嘻地说。

只是这说话的表情称得上是“含义丰富”。

“把话说清楚。”

如果现在退一步,仿佛就是怕了对面一样,府学学子们年轻气盛,上前一步。

“考官,有人想打人。”白鹿书院的学子在矛盾的爆发前,就举起了手。

不同于院试在外维持秩序的只有一些皂吏,乡试将负责考试的官员分给内帘官和外帘官。

光是负责正式考场之外事务的外帘官,就有监临、外提调、外监视等等职责分工。

在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下,白鹿书院的学子一举手,就立刻有人跟过来了。

“怎么回事?”来人穿着官服,瞪视道。

府学的学子被同窗拉了拉,悻悻地缩了回去。

发生在考院门外的冲突如同一个小小的火星子,还未点燃,就被及时赶到的外帘官熄灭。

很快,就算是学子们之间有一些积存的矛盾,此时也来不及顾及了。

乡试的节奏实在是太快了。

不同于县试、府试和院试的清晨入场,东省各府、州、县的考生们长途跋涉,于四月初八之前在考院前集合。

四月初八夜里,考生们点名完毕。

点名之后,经过搜子的层层搜查,考生们才能进入考场。

“你们几个都是一个地方的么?”

在搜查时,负责监看的官员本不用说话,但在看到连续几个人准备的行李一模一样,不由得开口问道。

“回大人,正是。”

白鹿书院的学子的行李中,准备的是经过多次模拟考之后总结出来的结果,也是最大程度能他们在这九天六夜的煎熬中好过一些的物事,比如说食堂里特制的饼子,衣服和墨。

官员点点头,挥手让他们进去。

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在灯烛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此刻,天已经完全黑了。

这是乡试的第一夜。

到了四月初九早上,试题才会正式发下来。

进了号舍,宁颂先不管周围的动静,将桌板拆开并好,脱下了外套铺上去,躺了下来。

由于这阵子身体状态调整不错的缘故,过了一会儿,就闭上了眼睛睡了。

这是他从模拟考中确定的攻略之一。

第一场时间很长,他得保存自己的体力。

因此,在陆大人接受好友的嘱托,好不容易抢到了内帘官的分工,去找宁颂看一眼时,发现自己好友牵肠挂肚的人正在呼呼大睡。

陆大人:行吧。

是他多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