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57章

第57章(2/2)

目录

“案首”两个字,又一次吸引了同窗们的注视。

宁颂:“……”

您可真行。

大约是注意到自己再不说正经话会被打,徐师兄撩拨完了这两句,终于说起了书院的规矩。

总结下来就这么两条。

一是书院是以读书为第一要务。

二是自主自由。

综合上两条规则,延伸出了书院里的其他一切规定。

因为读书是第一要务,因此书院里每个月都有考核——考核夫子布置下去的任务,考核学业进度。

自主自由,是指学子们的学习方式是自由的。

无论你上不上课,写不写功课,怎么学,何时学,都无人管束。

白鹿书院重视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能坐到这里,大家都是身上有功名的人了,相信大家能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徐师兄说这句话时,语气中充满着饶有兴致,意味悠长地望着在座的各位。

“若是连续有两次月考不及格,是要被劝退的哦。”

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被学院劝退,这样的处境与未入学时报名未成功被劝退是不一样的概念。

后者还有县学与府学可以作为选择,而前者,便是无处可去。

因为考试不及格被劝退,便是说出去,也不好听。

学子们显然都了解这一点,在徐师兄说完这句话之后,脸上松弛的表情不由自主地绷紧了。

“哎呀,别这么紧张嘛,学院的考试又不是为了为难你们而设置的。”

徐师兄安慰道:“只要你们好好读书,考试都是能过的。”

说着,他拿出了课程表供学子选择。

“还有几门是选修啊,就是爱去不去的课。”

话虽如此,但学子们仍然认真地把几门选修的课程和时间抄写了下来。

想必在短时间内,没人敢由着性子不去上课。

他们可不想刚入学就被劝退。

在讲完了课程之后,徐师兄的任务来到了最后一项。

“之前的府学改革内容你们看了吧?来,自己选个班长出来。”

之前的府学改革内容。

提及这几个字,其他人的目光不由得朝着宁颂汇集而去——

谁都知道,不久之前陆大人搞的这一通改革里,有一个人虽然未参与,但是存在感高的惊人。

正是如今坐在他们面前的宁案首。

无论是升降级、末尾淘汰制,还是班长制度,都是由这位宁案首发明的。

可以说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此处当然是贬义。

“不如,宁案首你踊跃自荐一下?”见四周无人举手,徐师兄的目光望向了宁颂。

“……抱歉,婉拒了。”

对于所谓的班长,宁颂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如果说之前作为助教,折腾条条框框是拿钱办事,此刻当这所谓的班长可没有半点儿好处。

宁颂才不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来吧。”

在宁颂拒绝的那一刻,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举手。

宁颂侧脸一看,发现正是之前府试因为差了一点点而拿了第二名的周果。

见这位吏部侍郎家的公子举手,其他人便没有再争,将名额留给了他。

“真是和谐的、令人羡慕的同学情谊。”

徐师兄笑嘻嘻地感慨了一声。

如果不是他语气中看热闹的幸灾乐祸太过强烈的话,或许宁颂会真心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

一番开学工作做完,徐师兄哼着歌走了,留下了新入门二三十位学子们。

由于昨日的共同经历,一些学子们已经建立起了初步的联系,凑在一起小声说话。

还有一些人虽然未来得及交到朋友,但他们对周果这个班长感到好奇,见周果语气温和,待人热情,忍不住凑了过去。

如此一来,反倒显得宁颂这个案首无人问津。

苏期拧着眉,看了其他人一眼,转过头道:“颂哥儿。”

他感受到了同窗们这种有意无意地拉开距离的举动。

“没事,走吧。”

开学活动都结束了,留在这里做什么?

宁颂与苏期离开书舍,书舍外恰好是一日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天空蔚蓝,白云悠悠,一阵风吹过,瞬间让人感觉了惬意。

“我觉得那位徐师兄似乎对你有一些意见?”

徐师兄三番两次拱火,就连苏期这个颇为迟钝的人都意识到了。

“……这个我好像知道为什么。”

说起来,这一点还是齐景瑜之前不小心透露的。

今年乡试结束之后,这位徐师兄也默写了试卷给白鹿书院的师长们看。只不过,他的策论被当时在场的凌大人批了一顿。

用的话就是“写的还不如一个秀才”。

那个秀才,自然指的是宁颂。

“你知道吗,徐师兄这一路是追随着我们大师兄的。”当时的齐景瑜说道。

徐师兄也想连中三元,可哪想到,非但乡试名次不高,还得了偶像的这样一个评价。

“……如果说满足‘乡试’与‘徐师兄’两个条件的,那就只有他一位了。”

宁颂不确定地道。

听完这番话,苏期沉默了,半晌,他肯定地道:“徐师兄对你有意见是应该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