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0章 巷尾米糕摊的晨光(2/2)
阿碗看着根须从各家各户钻出来,在空巢院里织成个巨大的网,网眼里嵌着无数温暖的碎片:陈爷爷教儿子画“龟”字的样子、张奶奶给流浪猫喂米糕的剪影、王婶帮邻居补衣服的侧影……最后,所有碎片汇成句话,映在网中央:
“不管走多远,根须都牵着家呢。”年关将近时,胡同里的米糕香飘得更远了。陈爷爷的儿子没再走,用打工攒的钱在巷口开了家“根须米糕铺”,招牌是块老木板,上面的“龟”字是父子俩一起刻的,笔画里还留着根须钻过的小孔。
沈砚带着阿碗去铺子里帮忙,老人教年轻人用紫菀花蜜调馅,说“甜要藏在心里,就像根须藏在土里,不显眼,却扎实”。阿碗看着铺子里来来往往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暖意,有的买米糕给远方的亲人寄去,有的带着外地的土来换永龟堂的根须,说“让家里也长长念想”。
除夕夜,胡同里的人都聚在老槐树下,手里捧着各家做的米糕,糕上的“龟”字形状各异,却都沾着紫菀花蜜的香。陈爷爷的儿子举着块最大的米糕,对着夜空喊:“所有在外的人,永龟堂的根须带着米糕香来看你们了!”
话音刚落,远处的路灯突然亮了,灯光里浮动着无数根须,它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钻出来,在夜空中织成个巨大的“家”字,每个笔画里都嵌着盏灯火,像无数双盼归的眼睛。
阿碗侧耳细听,根须摩擦的沙沙声、街坊们的谈笑声、远方传来的汽笛声,真的组成了首歌,调子和三百年前初代堂主哼的一模一样,和此刻每个人心里哼的调子也一模一样。
他突然明白,永龟堂的根须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是所有心里装着温暖的人的——它长在归墟海沟,也长在胡同的砖缝里;它开在火星的共生花丛,也开在空巢院的石榴树上;它带着三界的蜜香,也带着万家灯火的暖。又是十年过去,胡同里的“根须米糕铺”开成了连锁,每个城市的分店门口,都种着棵老槐树,树上缠着根须,根须上挂着无数个小破碗,每个碗里都插着张纸条,写着不同的地址,却都指向同一个词:家。
阿碗的破碗被嵌在总店的墙里,根须从碗里钻出来,往每个分店延伸,在每个“龟”字招牌上留下淡淡的吻痕。沈砚的画像挂在墙中央,画里的老人正往米糕上抹蜜,旁边写着他常说的话:“根须长在土里,家长在心里,心里暖了,走到哪都是永龟堂。”
某个清晨,阿碗在巷尾发现个迷路的孩子,手里攥着块米糕,糕上的“龟”字被眼泪泡得发涨。他蹲下来,把孩子的手放在老槐树上,根须立刻缠上来,在孩子掌心印下淡紫色的“龟”字。
“别怕,”阿碗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安定的力量,“根须会带你找到家的,因为它知道,你的心里装着米糕的香呢。”
孩子的哭声停了,指着掌心的“龟”字笑起来,像发现了什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