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古巴往事 > 第68章 Chapter 9

第68章 Chapter 9(2/2)

目录

“是吗?”法官嘴唇颤抖,胡子哆嗦了两下,“你真的会吗?”

“这是我曾许下的誓言。”

在艾利希奥近乎于绝情的态度中,法官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那位对于自身都抱有残忍的审视的学生领袖。是的,这一切都是必然的。乌鲁蒂亚法官没有任何被欺骗的感觉,因为艾利希奥等人从未掩饰过他们的左派倾向,是他小看了这群年轻人,是他的问题。

法官沉默下来,在名册上敲了敲,“所以在这上面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想没有。”

接着便是苦涩的微笑,在一阵良久的沉默后,法官擡起疲惫的眼睛,问出心中一直想问的问题:“共产主义,就那么好么?”

“好不好也得等到坚定的选择之后才知道。”

选择?法官苦笑摇头,他不知道这个国家会走向什么样的地步,但他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欢迎自己。他是反对独裁的,但却从来不是共产主义的。他要的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民主共和”,即使是在美国的控制之下的。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美国从来不是敌人,而是指路明灯。

他曾在美国接受最高等级的教育,曾在迈阿密热情的海滩上要遥望自己的故乡,曾为了躲避巴蒂斯塔的迫害流落纽约寻求庇护……他深刻了解过美国的强大,于是即便自己的祖国不得不委曲求全在帝国主义之下,但只要听话,日子总会越来越好。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第一,有时候活在荫蔽下,也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

可现在有另外一盏灯亮在年轻人们的心里了,那盏灯叫做“共产主义”,走的是一条与美国截然相反的道路。可那盏灯虽足够明亮,却离古巴太远了,远到绝大多数古巴人的一生里都从未见过半个苏联人。

思绪在此时被挑动了一下,长久的疑问在心中顿时豁然开朗,艾利希奥以及学生们对共产主义着魔般的坚定不移,那些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社会党高层对苏联心虚般的三缄其口……他的脑海里出现了雪白的皮肤,睿智的微笑,以及一年多前花园里对于“民主”的批判……

法官突然明白了,犹如被闪电击中。一股危险的感觉从心底升起,他意识到自己了然了不得了的秘密。如果让眼前的年轻领袖意识到自己已经识破那位本该死去却又活着出现的大学教授的真实身份,他恐怕无法顺利从这个本就不再欢迎他的政府里脱身。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拿起名册,落败般地迈着无力的步伐,在艾利希奥阴鸷而怀疑的目光中离开了国安部的办公室。1959年7月,曼努埃尔·乌鲁蒂亚法官递上了辞呈,彻底终结了他作为古巴总统的命运,开始了长达两年委内瑞拉以及墨西哥的流亡之旅,尔后又流亡至美国,至终都没能再回到他深爱的故乡。

而在这个夏季,为避免身份的再次暴露,安德烈在艾利希奥的安排下,搬到巴拉德罗进行短期的隐居,当然,在伊森的陪同下。

艾利希奥最终和伊森达成暂时的和解,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下,不满菲德尔政府的古巴流亡者越来越多,他们带着古巴的大量信息潜逃至美国,成为了美国打击古巴的重要武器。艾利希奥需要了解中情局的动向,伊森成为了不二人选。

在他们的谈话中,伊森时常盯着艾利希奥毫无温暖的眼睛,他很奇怪为何那只完好的眼睛也能如此冰冷,这种冰冷不仅是对他的,更多的是对艾利希奥自己。他正在国内的这种“清洗”中为自己生出一副坚不可摧的铠甲,企图消解自己的所作所为。伊森对此并不熟悉,可安德烈却是很清楚艾利希奥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贝利亚,即使他所做的比不上大清洗时期的万分之一。”安德烈望着艾利希奥远去的背影,忧虑地说。

伊森知道大清洗,美国政府对此的大肆宣传让他一度以为“个人思想”对于苏联人来说并不存在,否则就会被悄无声息地清洗掉。他摇了摇头,只希望艾利希奥的那把火不要烧到他这边来。目前他们还有合作的基础,而以后可说不准。他担忧地望向教授,安德烈只是紧握他的手,朝他微笑。

“这里是古巴最美的海滩了,巴拉德罗,算是我们的蜜月旅行吗?”

“不,以后我还会给你更好的。”

两人牵手朝海边的别墅走去。墨蓝的天色下,海浪翻滚而上,在沙滩上留下细碎的泡沫。作为古巴最著名的度假胜地,革命后这里只剩下本地居民,安德烈和伊森很快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与当地人一起吃烤卷饼,买上几条新鲜的海鱼在别墅后院里做起烧烤,偶尔艾利希奥会来到这边与安德烈进行单独的交流,巡问有关国安部的建制问题。

可他从来不会告诉安德烈他正在做什么,教授想,艾利希奥已经对他所有隐瞒了,这在以前是从未发生过的,他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由他的师长变为他的“下属”或者“顾问”的事实,他很清楚这也是必然的。

但他在意的从来不是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他对权力向来没有欲望。只是他很清楚——当他回转身看向正在海边与一群孩子嬉闹的伊森时,他明白自己是伊森在古巴的唯一依靠。从苏联的政治斗争中走出的安德烈知道,自己所需要的能保护他的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来自权力。

而伊森和艾利希奥的合作计划安德烈也早已知悉,于是当他看到欧文·林奇出现在巴拉德罗傍晚的海滩上,站在伊森的面前时,他并没有任何惊讶,反而松了一口气。

--------------------

PS:解释一下,古巴革命成功后,以法官为代表的反对独裁但亲美的政治家或者普通民众大多要不就是死在政治清洗中,要不就是流亡美国,被称之为“古巴流亡者”,后来在美国中情局的训练下进行猪湾战争的就是这批人中的一部分。

之所以讲到土地改革,我们知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就是“生产资料的集中化”,土地公有制其实就是一种社会主义改革,切格瓦拉的此举在菲德尔的默认和劳尔的支持下进行,也是美国意识到古巴这群年轻的领袖和他们不是一路人的重要事件。

曼努埃尔·乌鲁蒂亚法官的政治立场以及后来的流亡均按照史实所写。因为后期将写到冷战,不可避免有意识形态的斗争,在本文中所有真实人物的政治立场均按照真实历史所写,虚构人物的立场也独属于本故事中的人物设定,均不带有作者本人的主观色彩。

贝利亚:斯大林时期大清洗的主导者,后成为克格勃的头子,1953年被枪决。某种程度上,艾利希奥现在就是坐在这个位置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