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少年 > 第506章 大炼钢铁

第506章 大炼钢铁(2/2)

目录

我站在台地高处,看着眼前的景象:冶铁高炉的轮廓渐渐成型,防御墩台的夯土越来越高,引水渠的水流顺着渠道淌进储水池,茅草屋的屋顶一片片铺好。周工匠走过来,指着高炉笑道:“统领,照这进度,十日便能点火试炼,不出一月,就能打出第一支长矛!” 远处,泗河的流水声与工匠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倒春寒的寒意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热腾腾的筑铁劲头,这泗河台地上的兵工厂,正一点点从图纸变成现实。

时间来到了四月份,兵器厂的建设主体工程都已经完成,各个农会的民兵都已经撤回,也只留了五十名辅兵作为兵工厂的守卫,李定国派来的五个铁匠和独立营在周边地区网罗来的二十来名铁匠,在周匠头的带领下,开始调试冶铁炉,兵工厂也开始从外面采购了矿石和木炭,肥水不流外人田,泗河上游两岸就有露天铁矿分布,各个农会组织民兵开采铁矿和烧制木炭,然后卖给兵工厂,兵工厂支付给他们合适的报酬。

这天,泗河台地,已经气候宜人。冶铁高炉的烟囱率先立了起来,黑褐色的炉壁泛着黄泥与稻草混合的哑光,像三座敦实的小山丘。周匠头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上渗着汗珠,正指挥铁匠们围着最东侧的高炉调试窑口。

“风箱再拉快点!” 周匠头手持长铁钩,不时伸进窑口搅动,通红的火光映得他满脸发亮。高炉下,两名铁匠正踩着双人风箱,木杆来回晃动,“呼哧呼哧” 的风声里,窑口的火苗从橘红转为炽白。我站在一旁,看着体温计 —— 这是用铜片自制的简易测温工具,刻度对应不同火候,是我根据现代热胀冷缩原理画的图纸。“周师傅,窑口温度快到‘亮白’了,能加铁矿了!” 我喊道。

周匠头愣了愣,随即点头:“还是统领这法子准!以前全靠经验摸,现在看这铜片就知火候,省了不少功夫。” 说着,他指挥辅兵将砸碎的铁矿块与木炭按比例填入炉内,再用湿泥封紧窑口。接下来的三个时辰,铁匠们轮流守在炉边,不时添加木炭,调整风箱力度。直到日头偏西,周匠头才大喊一声:“开炉!”

铁钩撬开窑口的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通红的铁水顺着陶管流出,像一条奔腾的火龙,缓缓注入提前挖好的土模中。待铁水冷却,敲碎土模,露出的铁锭泛着均匀的银灰色 —— 没有以往的蜂窝状气孔,质地紧实得多。“好钢!” 周匠头拿起铁锭,用锤子敲了敲,声音清脆,“这精炼的法子,比咱们以前的土办法强十倍,打出来的兵器准能劈铁如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