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践祚登基

践祚登基(2/2)

目录

“臣不敢有所欺瞒。”荀攸闻言微愣,旋即拱手道。

刘晞脸上的笑意未改,声调也温柔得很,微叹道:“我并无他意,只是想问问公达,今日如何起了毛遂自荐的心思?”

荀家叔侄一人为尚书令,一人为御史中丞——三独坐已占其二,权势不可谓不大。

但刘晞既然敢这么用人,自然是信得过他们,也信得过自己。若荀攸今日之举是为避嫌,便委实没必要。

“臣虽不才,也愿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荀攸再施一礼,淡声回道:“您若允臣前往,必不相负。”

“善。”刘晞话音微滞,继续道:“我知公达胸有韬略,自然不会应付不了此等小事。只恐明珠弹雀,大材小用。”

“是您擡爱了。”荀攸微微垂着眉眼,谦卑而恭谨的姿态中,却又可见凛凛风骨,“然此事既涉边疆,又涉百姓,岂会是寻常小事?”

“公达说的是。”刘晞略带歉意地应了句,又挥手让周围的宫人退下。待闲人离开之后,方才开口道:“如此,便以君为护乌桓校尉,前往幽州解决此事。”

“符节与旨意晌午后,便会由专人交到你手中。另外,公孙瓒手握重兵,不可不防,我会派昭阳将军赵维桢随你同往。”

“唯。”

刘晞顿了顿,微微垂眸道:“公孙瓒其人,心有野望,或于朝廷有害……君可见机行事。”

“若事有不测,可以手中符节请曹孟德或刘子奇出兵相助。此二君,皆是可靠之人。”

“唯。”荀攸立时会意,顿首而拜曰:“臣必不辱使命。”

光熹四年冬,御史中丞荀攸迁护乌桓校尉,持节使幽州。

光禄大夫仲长统,擢为新任御史中丞。

纵使刘晞几次强调一切从简,但即位礼到底是简单不到哪儿去的。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新皇的登基仪式是确立帝王尊位的必要流程,向来是繁琐而冗长。

在太常择定的吉日里,刘晞先是携百官祭过天地,又和诸公卿祭拜过宗庙,这才带着人回到举行典礼的云台殿。

磅礴大气的礼乐缓缓响起,恍如凤鸣鹤唳,将这座玉砌雕阑的殿宇衬得愈发宏伟壮丽。

宝相庄严的新帝拢手在前,一步一步地穿过长长的大殿,迈上九重御阶,走到那把象征着天下至高权势的座位前。

“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礼官嘹亮的传唱声伴着雅乐一同出现,响彻云霄。

刘晞转身回首,翩然落座。

御阶下的群臣则整齐拜下,在礼官的指引下向新帝行三拜礼。

跪,拜,起身,复又跪下……

撼天动地般的呼声在耳边响起,却依旧没有在新帝心中搅弄起半分波澜。

刘晞心如止水地坐在云台殿的最高处,俯瞰阶下的群臣百官。

现下所处的云台殿并不如德阳殿高耸,但也足够高了。她能透过十二冕旒,看清阶下俯身而跪的群臣,看清远处的重重宫宇,看清更远处的人间烟火与秀丽山川。

身上这套华贵厚重的冕服好似太紧了些,直将她勒得踹不过气来……

引着朝臣行三拜礼的雅乐不知何时停了下来,着玄端礼服的青年翩翩起身,垂首踏上玉阶,而后屈膝跪下,将盛着传国玉玺的盒子奉到新帝面前。

此人正是充任捧宝官的荀彧。

容貌隽逸、眉眼温柔的青年微微擡起了头,含笑望着他的主君,朗声道:“臣等谨上御宝,为陛下贺之。”

很难形容她月前点荀彧为捧宝官时,究竟是何心情,但当神色怡然的青年走上御阶,行至她身前时……心里的某个角落,确实不会再感到遗憾了。

她轻轻颔首,示意身边的宫人接过玉玺,置于御案之上。

泠泠的雅乐再次响起。

荀彧退回队列之中,与诸位同僚共同伏地叩首,齐声贺道:“陛下千秋无期。”

光熹四年十一月廿六,昭武帝应士庶群臣之所请,即大汉皇帝位,改元熙宁。次日大赦天下,昭告四海。

未久,新任御史中丞仲长统呈上数条国策,奏请皇帝施行新政。

准之。

没有找到大汉皇帝登基的具体流程,所以参照的是《大明会典》。(擦汗)(擦汗)没事,反正我们这是平行时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