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惊澜(1/2)
平地惊澜
光熹三年春,卢植重病的消息自太尉府传开。
当太尉府的下人将此消息递进宫中,传到尚仪女官蒹葭耳中时,她斟酌了片刻,最终还是将此告知了自家公主。
“……公主要去探望探望吗?”
“琐事缠身,我便不走这一遭了。蒹葭,你从府库中挑些上好的药材,亲自送到太尉府上去……”
刘晞忽而太息,叹道:“罢了,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总归是师生一场,即便……如今有了隔阂,过往那些情分总是还在的。况且,对重病的师长不闻不问,或于声名有碍,也与她一贯的作风不符。
“那仆着人去备好车驾及一应物品。”
“有劳。”
刘晞处理好手头上比较紧要的事情之后,便乘着车驾到了太尉卢植的府邸。
府上的管家连忙迎了出来,满脸受宠若惊地躬身行礼,惶恐道:“不知长公主大驾光临,我等实在有失远迎。”
“主公如今卧病在床,不便出迎,还望您万望怪罪。”
“怎会?”刘晞淡淡瞧了这位老年模样的管家一眼,随即弯唇道:“此行本就为探望老师而来。若还惊动了他老人家亲自出迎,刘晞岂不是罪过?”
“烦请老丈带路吧。”
“唯。”双鬓如雪的管家稍稍佝偻着身子,声音有些低沉,“长公主这边请——”
“老丈怎么有些面生?我从前到老师府邸探望时,似乎未曾见过你呢。”刘晞在老管家的指引下悠悠前行,迈出几步后,却忽然侧了身,温声问道。
“公主容禀。”老管家的眼神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继而便若无其事地拱手答道:“从前的那个管家回乡探亲去了,这才让小人接了他的位置,侍奉在主公身旁。”
“原是如此。”刘晞的神色未变,语气也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含笑问道:“不知老丈是哪里人氏?”
“小人乃是兖州陈留人也。”
“陈留啊……”刘晞面上忽而浮现出几分感慨的神色,淡声叹道:
“根据兖州去岁呈上来的奏疏来看,陈留去岁可是遭了不小的蝗灾。不知陈留士庶如今的生活,可缓过来了?”
老管家乐呵呵地笑道:“托公主的福,如今大伙儿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多亏公主广施仁政、体恤下情,父老乡亲们才不至于因为天灾之故,妻离子散、流离异乡。”
“哦?”刘晞倏而停下了脚步,温温婉婉地望着鬓发如雪的老管家,道:“我刚刚才想起来,陈留去岁并没蝗灾,是我记岔了呢。”
老管家讪讪一笑,成诚惶诚恐地顿下脚步,垂首低眉地告罪道:“公主恕罪,老朽这是糊涂了,近来总是将事情弄混……”
寒光乍现。
孰料刚刚还低眉顺眼的来人霍然擡起了头,不管不顾地扑向身边的万年长公主。
看上去明明是个须发垂垂老矣的耳顺老人,可眼底尽是与他外貌不符的灼灼凶光!他手中拿着的匕首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奇异的光泽,当是提前淬了毒。
随行的护卫大吃一惊,正要拔剑护卫主君斩杀刺客,便见万年长公主已然拔出了随身的佩剑,干净利落地挑翻了匕首,三下五除二地出手将这名心怀叵测的刺客制服在地。
几名护卫只是微愣,便迅速上前,卸了刺客手脚的全部关节。其余人则分批行动,开始控制在场的其余仆从。
容貌端丽的万年长公主敛了笑意,沉声逼问道:“阁下究竟受命于何人?”
“你此时若老实交代了,我能免你不死。若不然,那便只好请阁下的亲友家眷,一同到诏狱里坐坐了……”
随行的护卫们皆是严阵以待,声色俱厉地逼视着周围的其余侍从,生怕在这些平平常常的下人之中,还藏着暗怀鬼胎的刺客。
谁也没料到预谋刺杀的人,还有后手。
一支冰冷锋锐的箭矢,自暗处被人发出,直直地射向万年长公主的后背。
身无半点武力的蒹葭,反倒是最先发现这支暗箭的人。
身体已经先意识一步做出行动,她张开双臂,牢牢地挡住了身后的刘晞。
“公主!当心!”
女子声嘶力竭的呼喊声,和着呼啸的风声一同在耳边响起,无端让人心悸。
刘晞飞快地转过身来,却只见到朝自己无力倒下的蒹葭。
那支锋锐的箭矢已经刺破了她的胸膛……温婉的女子猝然吐出咕咕的鲜血,染红了她身上的明艳宫装。
“蒹葭!”刘晞惊呼一声,不管不顾地扑了过去,浑身颤抖着接住摇摇欲坠的蒹葭。那支箭也许也穿透了她的胸膛……带着痛心切骨的疼,刺破了她的心脏。
“保护公主!保护公主!”
随行的护卫们再顾不上其他,将刘晞两人团团围在中间。
然而谋划今日之事的人,仿佛一定要置刘晞于死地。
那枚冷箭刚刚落地没多久,周围就又冒出了许多穿着执刀执剑的刺客。
跟着刘晞进来的护卫本就不多,此时不但要保护主君免于为暗箭所伤,还得应对这些来势汹汹的刺客……局势变得越来越凶险。
刘晞只得暂且放下怀里的人,重新握紧手中的剑加入战局。
雪白的长剑一点一点地被鲜血染红,其间或许还带着些许碎肉。持剑的人极美也极冷,脸上再没了那惯来被称赞的温和笑意。
在场地许多人都是头一次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万年长公主不是长在深闺的公主,而是从硝烟血火中走出来的将军。
刘晞身边的护卫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她对面的敌人,却已没了之前的士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