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凉州诸将

凉州诸将(2/2)

目录

边允甚至还凭借着从前的赫赫名声,被叛军联盟共同推举为了话事人——也就是如今的首领边章。

迫于朝廷通缉的压力,边允和韩约都不得不改头换面,变成了如今的韩遂与边章。

韩遂、边章,再加上此前的北宫伯玉宋建及先零羌首领,也就构成了当今凉州叛军势力的主要人员。

其中边章已偕同北宫伯玉、韩遂退守金城,先零羌正盘踞在盘踞北地、安定、汉阳等陇右地区,而枹罕的宋建……则在陇西郡改年号建宫殿,公然称自己为何首平汉王。

一个小小的豪强地主,凭着些许羌氐叛军,竟就敢割据一方蔑视中原,公然称王与朝廷对抗——从中足可见,昔日令诸夷俯首的哒汉,已经没落到了何种地步。

刘晞决定先把这颗蔑视朝廷威严的毒瘤,先行除了去。

“边章等人虎踞金城,不仅从者甚多,且势力根深蒂固,一时怕是难以拔除。”

刘晞的剑尖落在了舆图上的陇西郡,缓缓道:“若此时与其碰上,必将陷入苦战之境,导致军心不稳、士气低迷。不如先平了宋建,剪除叛军羽翼。”

与以边章为首的金城叛军相比,宋建显然弱小了不少,是提振军威的不二选择。

故而帐中参与议事的人都没什么异议,俱出言附和。

但骠骑将军帐下的司马郭嘉蓦地发了言,“枹罕城东绕洮河,西有积石,南盘雪岭,北拒河州。此城山水环抱,宠若天险,乃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地也。”

他悠悠然地倚在桌案旁,继续道:“只要宋建稍加防备,派部下紧守四方要塞,并在河桥津渡、山口边关驻兵,那么将军速胜之谋必将破矣。”

“即便险胜,怕也是损失惨重,无力与边章等人再战。”

刘晞不以为忤,轻飘飘地瞥他一眼,笑道:“然也。故而我欲以虚实之计蒙蔽敌军。”

“以一人领我旗帜继续北上,扬足声势地朝金城郡进发。此后,我再率小部精锐突袭枹罕,以奇兵攻之。”

郭嘉眉梢微动,动了动嘴唇似乎还想说什么。

刘晞又道:“奉孝似是在担心羌氐兵?”

未等郭嘉回答,她又自言自语地回道:

“羌人弓马娴熟、战力彪炳,确实不好对付。我当然不会忽略此处,届时自会再分一路人马在宋建求援的必经之途,阻断其向羌酉长求援之径。”

两人一对一答,竟仿佛将帐中的其余人俱隔绝在了无形的屏障之外。

听到这话后,郭嘉那双漂亮的桃花眼慢慢染上了星星点点的笑意。

他笑着将目光放到这位本该乖乖待在雒阳当名金枝玉叶的将军上。

就算是再有禀赋的天才,在初期领兵时也难免会出些小差错——但她好像天生就长于此道。

短短十几日,她就将张温留下的旧部彻底收为了己用,如臂使指地带着人扫平了在汉阳郡作乱的羌人。

她身上仿佛有着某种不可知的魔力,不知不觉地让周围的士兵为之效死。

“奉孝可还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郭嘉闻言自沉思中回过神来,继续观察着上首的刘晞。

其实他不看刘晞也知道,这位骠骑将军此时一定是眉眼含笑、温和得体的,简直比摆在宗庙里受人供奉的铜像还要完美。

他还是觉得不适合与这样的人交朋友,然而,这样的人做主君……似乎的确很不错。

他拱手一揖,回道:“将军思虑周全,嘉并无异议。”

“能得奉孝一句称赞,想必此计定是万无一失了。”刘晞说话的语气依旧温温和和。

旁人都没觉得她的态度有什么不对,甚至赞扬刘晞礼贤下士、待人温和。

但郭嘉心中却有种奇异的直觉——这分明是在挤兑他这些天白拿俸禄不干活呢。

他微不可查地撇了撇嘴,决定好好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

“嘉有一策,或可助将军瓦解金城叛军,使其分崩离析,自相残杀。”

“但将军需让前往金城惑敌的将官,听从嘉之建议。”

刘晞眸光微动,点了副将傅燮前往金城,然后又在众人难掩吃惊的目光中取出兵符,亲自交到郭嘉手中。

郭嘉微愣,俄而便毫不客气地接过了刘晞手中的虎符,笑问道:“将军如此信我?”

刘晞微微挑眉,不动声色地答道:“我信志才,自然也信奉孝。”

郭嘉当下便懂了她的意思:因为相信戏志才,所以也相信戏志才为她举荐的人。

了解到这个意思后,郭嘉心中直泛酸——得到主君如此地步的信任,也难怪志才见天地就想把他们这些同乡捞到自己主公手下干活了。

他再施一礼,敛了笑意,郑重答道:“嘉定然不会辜负将军所托。”

[1]为引用,选自《诗经·无衣》

[2]《三国志》中记载的名字都是“宋建”,《三国志·武帝纪》引注的《典略》提到了“宋扬”,《后汉书·董卓传》记载的则是“宗建”。就像是边章、韩遂可能曾名为边允、韩约一样,在朝廷的压力下“宋扬”可能改名为了“宋建”,“宗建”更像是传抄中出现的误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