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一叶见春秋,人在草木间(2/2)
星辉满席时,慕洛筠的茶艺展示已近尾声。
她手持那支千年湘妃竹制成的茶勺,舀取山泉的动作忽然在半空凝滞。竹勺上斑驳的泪痕在星光下泛着淡淡的紫晕,勺中清泉悬而不落,映出漫天星斗。
\"诸位请看这'无为之境'。\"
她话音方落,整座茶席仿佛被抽离了时间的河流。竹勺悬停的瞬间,茶席上的一切器具都活了过来:
那只錾刻着云雷纹的银壶,壶盖自行开合间,壶嘴吐出的水柱竟在空中凝成\"上善若水\"四个古朴的篆字。每一个笔画都由晶莹的水珠串联而成,在星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久久不散。
九只天青釉茶盏如同被无形的手操控,沿着北斗星阵的轨迹在青玉台上缓缓移动。盏底与台面摩擦时,迸发出细碎的星火,这些火星并不消散,反而在空中凝结成小小的星子,绕着茶盏流转不息。
湘妃竹茶荷中,那些形态各异的茶叶忽然自行分拣排列。银针茶芽化作远山轮廓,旗枪茶叶拼成亭台楼阁,就连细碎的茶末也凝聚成溪流模样,在茶荷中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微型山水。更妙的是,这幅\"茶山水\"竟随着星移斗转缓缓变幻,展现出晨昏四季之景。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阿蕤最终捧出的那盏茶汤。澄澈的茶面上不仅清晰地倒映着归墟星图,更有九颗明星在茶汤深处流转不息。细看之下,每颗明星中都端坐着一位道家真人的虚影,正是考校慕洛筠的九位先贤。茶汤每晃动一次,明星便随之流转,在汤中划出玄妙的轨迹,隐约构成先天八卦的图案。
慕洛筠指尖轻点茶汤,九颗明星光芒大盛。茶香凝成的雾气在席间缭绕,渐渐化作九条小龙,每条龙口中都衔着一片不同的茶叶:有清明前的雀舌,有谷雨后的毛峰,有霜降时的老枞...九片茶叶在雾气中轮转,最终融合为一,落入茶汤之中。
茶汤表面顿时泛起层层涟漪,每一道涟漪都闪烁着不同的道纹:《道德经》的章句,《南华经》的寓言,《冲虚经》的奥义...这些文字在茶汤表面流转片刻,又渐渐沉入汤底,化作点点金光。
当最后一缕道纹沉入茶汤时,整盏茶突然变得通透如玉。透过茶汤,可以清晰地看见青玉台上雕刻的星图正在缓缓转动,而茶汤中的星图则与之反向旋转,两者之间形成完美的阴阳平衡。
\"好一个'道法自然'!\"文始真人抚掌大笑,笑声震得茶席边缘的茶渣簌簌抖动,\"不过...\"他突然指向那些茶渣,\"这些弃物又合何道?\"
慕洛筠素手轻拂,茶渣纷纷扬扬洒向坤宫土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她话音未落,茶渣落处突然钻出嫩绿的新芽,转眼间已长成三尺茶苗,\"来年它们会化作新茶的养分。\"
******
暮色四合时,茶席上方已凝结出七重茶云。慕洛筠捧起最终成型的\"太和茶\",茶汤中星移斗转,隐约可见银河倒悬:\"此茶经'杀青守静-揉捻致柔-烘焙归根'三劫,方得'和光同尘'之性。\"
九位真人的虚影开始渐渐淡化,每位真人都从袖中取出一缕本命元气,注入碧心鉴中。当最后一位真人的身影消散时,镜中传出悠长的道偈:
\"一叶见春秋,人在草木间!\"
阿蕤凝神细品,恍然道:“人在草木间,不就是一个‘茶’字吗?”
慕洛筠微笑颔首:“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这是茶真正的秘密。人在草木间,心归泉石畔,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她正要收起茶具,发现青玉台上多了一卷泛着青光的竹简。阿蕤好奇地解开丝绳,展开的竹简上,《黄帝九鼎神丹经》七个古篆如星辰般闪烁。
“哇,这是茶方篇。”她轻声念出扉页上的题词:\"茶道通仙道,只在转念间。\"
竹简最后一简突然自行飞起,在空中化作点点青光。每一粒光点中都浮现出一位正在烹茶的道家祖师身影,最终汇聚成星河般的茶道传承长卷,缓缓没入慕洛筠的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