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膳(修)(1/2)
用膳(修)
“是否有些,本末倒置?”谢明翊唇角微扬,替他补上了后面的话。
陆淞忙垂下眼去,道:“老夫乃无心之言,非是妄议圣上决断。”
谢明翊挥了挥手,笑道:“先生于孤而言,是恩师,亦是长辈,不必如此多礼。”
陆淞没反应过来,犹自思忖何时教导过他,却听得谢明翊又开了口。
“沈将军虽瞎了一只眼睛,但放眼大魏,武将无人能出其右,守住雍州于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先生不必忧心。”
思及这位赫赫有名的武将,陆淞略微沉吟,颔首道:“沈大将军用兵如有神助,比起老英国公卫淳也不遑多让,抵御北狄铁骑南下自然不在话下。但河州地势复杂,如何收复河州击退北狄才是难题。”
谢明翊眼前便浮现起少女站立桌前,在柔和烛光下一笔一划认真勾勒图纸的模样。
他道:“此事孤已尽周全,自有妙计,且先守住雍州,再谈收复。”
陆淞微微一怔,望着谢明翊,见他神色平缓,笑道:“也好,凡事不宜操之过急,如今北狄有沈大将军坐镇,殿下也可安心南下追捕宁王。”
陆淞知道他素来是个有主意的,也不便多加打听,只是谈及北狄和宁王,颇有些往事如烟之感,不免生出几分慨然。
“昔年河州崀山一役,宁王尚过志学之年,随同长公主奔赴前线,当真是飒沓流星鲜衣怒马。只可惜后来却走了歪路,令人唏嘘。”
本是面无波澜的谢明翊,忽然擡了擡眼。
那种钝刀扎进心窝里绞切的闷痛袭来,从心底蔓延,透进四肢百骸,在他体内反复碾压每一寸经络,久久未平。
“当年崀山之战,北狄王战死后,他们一蹶不振多年,前些年疲于内斗,直至去年他的三子杀兄弑亲,登上王位,才算平息了动荡。这位新上任的北狄王,置国内纷杂事务不管,却先调兵遣将攻打大魏,不知该说他是莽撞还是高瞻远瞩。”
那厢,陆淞还在叹息,谢明翊指尖收拢,用力攥了下掌心,突然低咳了几声。
不知是否因凉风刺激,他咳得越来越凶,激烈非常,以至于不得不擡起手捂了捂嘴。
陆淞心下一惊,神色关切地看向谢明翊,“殿下确实该好生歇息了。”
谢明翊没有应声,只是不急不缓地松了手,淡淡一笑,“先生若无他事,恕孤先告辞。”
陆淞沉默了一瞬,眺望碧青高穹,忽然叹道:“确有一事,老夫想拜托殿下。前几日听闻涪州连降暴雨,恐犯洪涝百姓疾苦,望殿下百忙之中分一二心思。”
谢明翊扬了扬眉,“这可是巧了,孤收到线报,宁王等人正是南下往涪州而去。”
陆淞望着他走远,越发困惑。
太子究竟与宁王有何过往?竟惹得他不惜抛下朝中事务,也要亲自擒拿?
谢明翊回到东宫时,推门便见卫姝瑶端坐在圆桌前,手里正将一双玉箸摆放上桌。
谢明翊挑挑眉,冲乖巧坐在桌后的卫姝瑶笑了下,“这又是何意?”
“来寝殿这边未免太过勤快了些,又想琢磨什么?”
“殿下去了许久,都到午膳的时候了。”卫姝瑶弯起眼,冲他甜甜笑了笑,“你饿不饿呀?”
谢明翊擡步走近,望着桌子的午膳,轻飘飘睨了卫姝瑶一眼。
“哦,不喜吃海鲜了?”
满桌菜色里,尽数是谢明翊偏好的酸口菜肴。
卫姝瑶偷偷看了谢明翊的神色,小声道:“上次是我自作主张,这回我可是特意问过长顺的。”
谢明翊坐下来,安静执筷,一语不发地用膳。
卫姝瑶端着小碗,一粒一粒挑着饭菜,心不在焉。
她悄悄找长顺打听过,今日谢明翊去乾元殿,说要亲自去捉拿宁王,南下离京。若是跟在他身边,必定就能得知宁王的消息,找到兄长与父亲也指日可待。
只是……谢明翊会愿意带她出宫吗?
卫姝瑶轻轻放下筷子,见谢明翊捏着勺子沉默着一口一口喝汤,她迟了一瞬,脚尖朝前探了探,轻轻碰了碰谢明翊的腿。
谢明翊放下勺子,擡起眼,问她:“想好怎么开口了?”
春末的午后,金灿的阳光从窗格外落进来,映照着他半边面容,另一半面容却融在阴影中,看不真切他的情绪。
他像是知道她要问什么,又像是饶有趣味地在等她求他。
卫姝瑶抿紧了唇,迅速平复了脑中乱糟糟的情绪,正准备开口时,又将话咽了下去。
她知道自己什么模样最是乖巧懂事,便扬起脸,微微擡起眼帘,露出灿烂笑容,宛若娇花盛绽。
“今日菜色是否合殿下口味呢?”
她声音也柔柔软软,“我听长顺道,殿下以往忙于政务,总不按时用膳,这如何能行?”
谢明翊瞥她一眼,继续看她:“哦?”
“不若,往后每日我替殿下安排膳食,陪殿下用膳可好?”
卫姝瑶站起身来,眼帘低垂,绕过了案桌。日光映照着她的影子,离他越来越近。
卫姝瑶走到谢明翊身边,轻轻捏了点他的袖摆,将嗓音放得更软,“殿下喜欢什么口味,我必定安排得妥妥的。”
谢明翊呵笑了一声,上下打量着她,问:“有话直说,少绕弯子。”
卫姝瑶眨巴着眼,笑得更甜,说:“殿下不觉得一个人用膳太冷清了么?”
谢明翊慢悠悠应声:“是吗?”
他倏地伸手,指腹勾住她的绯色腰带,稍稍一拽。
卫姝瑶整个人便落入了他怀中,摔在他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