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2)
第 91 章
“苹果树修剪也是有技巧的,大多数果农都清楚果树形状要采用三大主枝的形状,但大家不知道这形状要怎么修剪,今天咱们就先讲一讲,怎么给果树整形,首先要把苹果树生长期分为……苹果幼树在修剪时应……入盛果期也就是果树长大后……”
东高乡二十亩试验果园,此刻正在现场教学,兰城农研所的两位技术员从来这里的第一天,就利用空余时间给大家“授课”。
因为一位姓齐、一位姓曾,年纪都不是很大,所以乡亲们称呼他们“小齐师傅”“小曾师傅”。
听课的人很多,只要是愿意学技术的老乡都可以过来听,不过参加“考核”的学生却都是东高公社从全公社选出来的三十个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初中毕业,有的是高中毕业,大部分都是有两年以上务农经验的知青。
公社选他们出来就是专门过来学习“科学种植苹果”的技能,然后回各大队再教给老乡们,所以他们都是随身带着笔记本和笔,干活完活听课时要随时记笔记。
今天也是这些做笔记的学生中也有南曼,听到小齐技术员讲解不同生长时期的果树修剪技巧,南曼很是认真举手提问。
“您刚才说三大主枝这种树形的优点很突出,我总结一下,应该就是,骨干枝少,结构牢固,分层排列,叶幕层厚度适中、分布均匀,树冠内部光照条件好,枝组寿命长,结果体积大,果实品质优良,是这样吗?”
这段话听着很是“学术”,但只要有点文化水平还是能听明白是啥意思,所以小齐技术员琢磨一下缓缓点头:“是的,南曼同志您总结得很到位。”
“小齐师傅,您说过,修剪枝叶是为了让果子结果更好,所以要根据生产需求,对树体的每个发育阶段进行人为干预,从而实现树体营养物质合理分配,可这种树体的修剪方式是不是太复杂了?”
这话问得小齐和小曾都觉得没法答,如果修剪果树技术不复杂,那么也就不需要他们年年泡在乡下做技术指导了。
科学种植方法本来就是复杂的,如果说那么容易就可以学会,也不至于大家都弄不明白。
事实上,现在种花家的果树管理修剪,各个时期的修剪工作,只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员才能操作,果农们啥也不懂。
这也是种花家此时苹果种植规模不是很大的原因,技术员就那些,一年365天,天天泡在果园里又能干多少活修剪工作呢?
他们两个过来为什么会被东高公社这么重视与尊重?
因为此时对公社来说,会修剪果树的技术员就是稀缺资源,每年各个种植果园的公社,能轮上的技术指导指标都是有限的。
技术员们很想教明白果农修剪的技术,因为这可以降低他们的工作量,可这种东西都是要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随时判断而修剪,每年到了生产时期,文化程度不高的果农们压根儿不敢下剪子。
“那么有没有更简单可操作性,更强的修剪方式呢?”太过复杂的内容或许文化程度高的知青们可以学会,但他们又怎么教明白果农呢?
“更简单的方式,可能没有这套方式优点突出。”学校就是这样教的,他们两个知道的修剪方式,都是经过国内权威和专家研究过后定下的。
当然此时种花家,还没有什么培养出真正厉害的果树专家,只是相对来说,研究得更深入一点。
听到小琪和小宗这样说,南曼心下叹口气。
行了,可以死心了,已经能确认她的猜测是对的。
之前她知道国内此时培育优良品种的技术挺落后,这是生物学和农学发展不充分导致的,但她没想到就连修剪果树的技术都很落后。
“精耕细作”这个词用在种花家的果树管理上不合适,八成还处于“刀耕火种”时期呢。
问完这个问题,南曼就继续安静听课,同时也在为待会儿讲解施肥知识的课做准备。
是的,果树管理修剪归技术员讲解,但是果树的施肥管理归南曼讲解,虽然他也不是很专业,但是对比这果园里所有人,那还是超出一截子。
新型肥料的试验还处于一个观测时期,所以老农们对这些还不是很认可,所以得到南曼开始讲课的时候,大多数果农又继续去干活了,只留下两个技术员和30个知青在那里做笔记。
施肥的注意事项,南曼之前就讲过,所以今天讲得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给果树补钙的问题。
化肥的课上完,南曼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叫住了两位技术员:“小齐师傅,小程师傅,您两位得空吗?我有事想跟你们讨论一下。”
南曼是这次实验的负责人,她表示有话说,那两位技术员自然要跟着听。
今天南曼出门南岳一直跟在她身边,听到姐姐要开会,小伙子很是有眼色地给姐姐和两位师傅在一块僻静的树荫底下搬来了凳子,然后自己蹲在旁边保持着隐形人的状态。
“找二位过来,其实是有事想跟你们说一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是在结合新型肥料的情况下,将果树管理技术升级在研究。”果树管理的技术必须要升级,南曼想了半天开口的方式,还是决定用公事公办的口吻更合适。
“真的吗?”
听到南曼这么说,两位技术员眼睛都亮了起来,此时农研所的研究主流都是在粮食方面,他们果树研究真的就是惨兮兮,平日里除了下乡帮着修剪果树,其他真没什么可做的研究项目。
“是的,我已经申请了1000元经费,打算拿700元专门用来研究新型苹果树的培育技术。”
“多……多少?”是他们耳朵出问题了吗,一个苹果管理研究要拿七百块出来?
这人一上来就放大招,直接把两个技术员给整迷糊了。
仿佛没有发现对面两人的激动,南曼很是淡定地,继续放大招:“a大也会给予这个项目技术支持,所需要的研究资料或者是专家咨询,只要国内可以有的,都可以提供。”
“同时我们也会跟东高公社进行协商,这个项目有需要的劳动力会优先选择学历高的下乡知青或者是本地知识青年,就当给他们系统性培训技术员的学费。”
这有点像以前的学徒制,你给我干活,我教你技术。
“南曼同志,您跟我们俩说这件事,是有意想让我们参与进来吗?”小曾师傅咽了咽口水,纯属是紧张的,就怕南曼的答案是否定。
“我是有考虑过,但是通过这几天听你们讲解现在的修剪技术,我有些疑惑和顾虑。”
听到纳闷的话,两人有些着急了,小齐师傅急忙争取道:“南曼同志,我知道我们有很多不足,但是只要您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肯定会努力做到更好的。”
他们两个毕业已经好几年,可是平日里做的工作全都是修剪果树或者是种果苗,要不然就是弄一点嫁接技术,真真正正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机会,只在学校的时候跟老师上课的时候有过。
“不是这样的,你们误会了,我对两位的专业没有质疑,你们修剪果树和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操作技术我都亲眼看过,很是熟练和专业。”
南曼用眼神安抚着两人,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然后解释道:“我是有些犹豫和顾虑,这个项目能不能在限期内完成目标。”
拿出自己刚才做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关于果树生长期的修剪注意事项。
“我们这个项目是针对出口产品进行的,需要在短期内挣到外汇,可经过两位的专业讲解,我了解到咱们现在的苹果园,一棵果树从种植到产果出售要等7年,然后果农们也无法真正独立自主去种植他们,这必然是不行的,所以我在犹豫这个项目的提出,是不是太轻率了。”
听到说不是因为不满意他们,两位技术员先是松了口气,但是听到南曼直接质疑这个项目成立的合理性,他们又不由得更着急起来。
“南曼同志有困难我们可以克服,现在果树管理技术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就是要研究困难,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连尝试都不去做,那么这个问题永远也无法解决。”
原本在上课时对南曼提出“简单办法”的话,还有点无语的小齐师傅,此刻恨不得打自己的嘴巴,早知道南曼同志是在考虑这么重要的问题,他绝不会那么简单粗暴地回答。
“您二位真的觉得可以尝试着解决吗?”
“当然。”不行也得行,这几乎是他们过果树专业技术员们唯一的机会。
行吧,见两人这么容易上套,南曼也不再继续套路人家,她从挎包里拿出一沓材料递了过去,这是根据视频一字一句扒下来的技术指导。
“等今年的苹果收完,在东高公社选择吉姆三年期的果苗,按照这上面的方式管理果树,这是修剪实验方式,后面我还会给施肥实验方式,病虫害防治实验方式。”
材料其实就几页纸,内容写得并不复杂,除了一些修剪果树注意事项,还配着一些绘图,如果这不是南曼递过来的,说是农业学校发的教学材料,两位技术员都不会觉得奇怪。
“这是?”
可千万别说是你自己琢磨的,这打眼一看就绝对是行家出手的东西,虽然他们两个现在也没法判断到底行不行,可就那几张绘图的枝叶剪裁角度,就不是外行人能想出来的。
“这是我以前根据一些材料和自己的理解,整理出的资料,我没有办法判断他们行不行,所以得让你们一一试试,准确来说应该是今年下半年就开始全都试一遍。”
果树整形一般在秋冬季节,所以今年收完苹果就得准备起来。
“好,我们来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