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2)
第 90 章
在南曼的认知中,无论是类似“杂交”与“嫁接”这些理念或者技术,都属于基因工程范畴。
然而现在实际情况是,无论种花家或者其他国家,对于“基因”都还只是个模糊概念。
他们知道“技术”却无法正确认识其中的知识理念,这就导致此时生物培育进展缓慢且低效。
以前去兰城那次拜访就让南曼明白这种认知差距的巨大,以前学过的生物基因知识,在这个时代的种花家还属于“冷门学科”。
又加上她只是知道大概的基础理论,所以哪怕知道现在的农业研究存在很大问题,依旧还是爱莫能助。
其实哪怕她是生物专业的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将这种情况改变,就像她没法在这个时代立刻跟人讨论量子科技一样。
大家认知上限在那儿呢。
在刨除掉生物基因这一块儿,南曼在农业上的认知能比蓝星时代古人强的,那大概就是“见识”,她见过很多种类此时还没有出现的农产品。
问题是这种“见识”放在不研究农业的人身上,除了让你嘴巴更挑剔以外,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南曼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在这个讲究“技术”大于“理念”的时代,关于农业研究专业问题,她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小白”。
视频拿到时,一开始南曼没看出来除了操作技术以外有价值的东西,是因为她对这种“古老”培育方式全然陌生。
可听了几天农研所技术员的讲解,再加上她自己结合视频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提问,她突然就发现,这个视频里的教学包含的不只是“操作技术”,还有对这个时代很有价值的“培育理念”。
当然这个“培育理念”对于后世来说还在“操作技术”范畴,可对于此时的农业来说,这就是“培育理念”,甚至还是先进的。
这就一下给了南曼不一样的底气,原本是想着用特殊化肥提升品质,顶多再加上改一下包装来提高价格,但此刻有了意外发现后,她就换了想法。
关于新培育技术的事儿,她还没跟农研所的技术员提,原因有两个。
一是她还没想好用什么理由让人相信她,毕竟前几天她还对此一窍不通,然后突然告诉所有人她“顿悟”了,怎么看也都是不靠谱。
二是因为改良果树培育技术是需要资金的,农研所的果蔬类研究纯属就是添头,有点预算都去粮食研究那里发光发热了。
南曼认为,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首先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毕竟只要钱到位,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听到南曼说出要弄农业产品研究的话,严韬就彻底明白,今天这一出是为了啥。
合着就是为农研所的果蔬种植研究来“化缘”的呗?
之前说什么研究种水果的化肥,要钱要物那都是化肥项目应该出的经费,可“新型苹果”这可不是单纯施肥增产问题,这是将某种苹果系统性的培育升级问题。
这玩意不花钱,上哪见雏形去?
严韬现在负责兰城化肥厂的建设项目,同时也分管着化工所跟农研所的兰城合作项目,要申请经费肯定得经他的手批准。
不过,你一个a大学生兼职化肥设备总设计师,替兰城农研所跑来跟我一个化肥项目分管负责人索要经费,是不是有点太奇怪?
在南曼这里,奇不奇怪的不重要,只要能说服对方就行。
“你这一折腾要花的钱可不少。”严韬不是个死板的人,但是他管的经费实在是有限,所以这个口子不能随便开。
听到严涛这么说,南曼脸上露出一种奇怪的神色,然后又问道:“你知道咱们兰城农研所的经费是多少吗?”
“多少?”
“全所分了六大块,十三个小类研究,加起来一共两千块经费。”这还是因为和化肥项目合作后市里给增加了预算的结果。
连买几本书都没有预算的农研所,和财大气粗的化工所那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1000块经费,我打欠条,如果到时候是赔本买卖,这个钱我自己出。”南曼很痛快地下了保证。
话说到这份上,严韬哪好意思真让南曼写借条,如果真要算账的话,光她的私人设计挣回来的钱,就够养活兰城农研所几百年了,当然这是按照此时的兰城农研所科研水平需求来计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