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2)
老大成家立业,老二也工作好几年,都能照顾好自己,未成年的小儿子到时候一起带回来,在老家住一个月好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女儿一个人忙忙活活的,也需要有打下手的人,乡下是个最讲究人情世故的地方,女儿年轻很多事不好开口,两口子回来给女儿保驾护航正合适。
这回南曼去东高公社驻扎,两口子商量了一下,王美秀先回县城,南和平跟着一起去,王老爷子虽然说话好使,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帮着跑腿什么的还是南和平去比较好。
“早知道把蚊帐给你带回来了,东高那边的蚊子更多。”林子多的地方蚊虫就格外吓人,王美秀从小生活在东高,对那里的环境比奋斗大队更了解。
“没事儿,姥爷家也有蚊帐。”王家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比老南家更宽裕点,家里的居住条件就比奋斗大队这边更舒适。
“等您回来的时候,记得我把这个月的津贴领一下,钱您和我爸留着,细粮给姥爷家带过来,肉什么的就给爷爷奶奶吧。”
她的农场里这些东西多的是,如果不是怕被人怀疑,天天供全家大米白面和肉蛋,南曼也是供得起的。
“钱你自己留着。”女儿的东西可以孝敬老人,但是钱他们两口子却不能都留下,要不然这成什么了?
“那我的钱根本就没地方花。”南曼说的是实话,她工作的时候衣食住行都全被组织承包了,估计以后也是这种状况,她也没有打算成家立业,所以攒钱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要不您给我买辆自行车吧,老是借人家的车也不方便。”之前家里新买的自行车分给了刚结婚的大哥,平日里两辆旧的还是够用的,但南曼这一回来就不够用了。
“这个行,回去妈就给你淘换票买去。”
女儿一个月100多的津贴,要买个自行车是真不过分,等以后结婚的时候还可以再用,怎么想都是挺合算的。
关于南曼要研究种苹果的消息,东高公社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王老爷子虽然没有亲自去,但派出所的办公室里又不只是他听到了这件事。
这个消息很振奋人心,尤其是看到光明公社今年的各种登上了报纸的新闻,公社里从上到下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但是谁让人家运气好,有个能人呢。
谁曾想峰回路转,这个能人终于想起自己的另一个老家来了了,是的,此刻东高公社全体人都觉得自己是南曼的老家人。
你母亲的家乡不也是你的家乡嘛,而且本身大家就是一个县的,这么算起来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本来公社书记当天晚上就想着请王老爷子唠一唠,但是又考虑到南曼坚持不让老爷子提前掺和的态度,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万一自己这边擅自行动,惹得能人不高兴,不在他们这边做实验了怎么办?
毕竟这苹果园种花家有的是,在哪儿弄不行啊?
“开个会,把咱们公社最好的苹果园都筛选出来,等到上面的领导过来和咱们谈的时候不至于抓瞎。”
于是南曼这边还没有正式行动,兰城那边支援物资的条子才刚刚批完,东高公社这边却已经准备妥当。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同样的条件下,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不努力,等着别人喂饭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起飞的机会。
很多年以后,东高公社的老书记在回忆这一年的事,还是无比地庆幸自己当时的积极与主动。
在奋斗大队又住了两天后,南曼才折返回到东高公社,她估摸着兰城那边派人过来也就是今明两天的事儿。
然而事实却比她预估的还要顺利,她这边人没到,东高公社这边却做出了无比配合的态度。
原本定着只要一亩地的果园做测试,东高公社这边却直接拿出了20亩地的诚意。
一开始兰城那边是不敢答应的,毕竟这一亩地也不是白要人家是他们化工所和农研所一起出钱给包下的当“试验田”,一亩地和20亩地要用的物资预算可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兰城这边不可能同意。
但人家东高公社的态度很明确,这果园人家不要钱白给你实验,然后你要用到的人力也免费给你提供,甚至买化肥用的钱也不都用兰城出,他们可以出一半的。
只要南曼答应带着剩余的19亩果园一起玩就可以,换句话说就是带着剩下的这19亩一起做研究,然后南曼那一亩地的收成归化肥项目组所有,剩余的19亩归东高公社这边所有。
条件开到这种程度,兰城那边的化肥项目组感觉不答应都不好意思,可这件事做主的是南曼,他们只不过是帮忙牵个线而已,所以到底怎么做还得南曼点头。
“行吧,他们愿意跟着就一起,我先说好这件事含大概率是成不了事情,这和种粮食是两回事,到时候后悔可不能埋怨任何人。”
南曼其实是真的有些无奈,如果这件事是保证赚钱的话,她真的是很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做,但这件事真的是不一定赚钱。
甚至很大概率是赔钱的,因为这次测试是为明年的水果生产做准备,今年跟着忙活真不一定能见到什么显著效果。
他们搞实验的可以,一年两年都不见收成,但是农民哪能承担得起这种测试,而东高公社的态度这么坚定,他要是拒绝反倒是让人下不来台,而且也容易伤乡亲们的感情。
可以把丑话说在前头,他们要是还愿意做,那就跟着吧。
事情定得很快,兰城这边刚把合作谈完,当天下午南曼申请的东西就运了过来,甚至还送过来两个农研所的技术员,显然大家也知道,南曼对种水果是一窍不通的,在大家看来她真的就是要研究新化肥而已。
如果让人知道,她其实连化肥其实也研究不太明白,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感想。
“10公斤的磷酸二氢钾兑水1:300,这是一亩地的用量,然后再一起追加一次氮肥。”南曼把使用标准写好后,直接交给了两个技术员,他们常年都跟果农们打交道,比南曼更清楚怎么去安排这件事的落实。
这次来东高公社是他们主动申请过来的,南曼在去年奋斗大队的“救灾创收”奇迹中一战成名,成了各方学习的模范名人,这一回要来东高公社做试验,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跟着学习的绝佳机会。
“除了施肥问,其他果树管理的问题您两位是专家,这个我得听你们的意见。”很显然南曼没有打算大包大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她只是把刚从视频中学到的叶面肥使用比例学到手打算试验。
“现在是果树壮果的最佳时期,除了施肥还要专注病虫害,尤其是防虫的问题,7月中旬到8月,这是最关键的一段时期。”
两位技术员很显然在专业上都是有两把刷子的,看到南曼并不是那种不懂装懂的人,也很是松了一口气,干工作最怕的就是带头的那个人瞎指挥。
病虫害这的确是个问题,除了打农药之外,后世的苹果大多都是要套保护袋的,南曼在视频中就看到过套保护袋的技术,只不过这个时代很难实现这种技术。
不是有技术难度,而是大规模推行后物资消耗不起。
“那就按照正常的试验标准打农药,果农们如果不会配对,咱们的人可以一对一地教,包括一些修剪技术和嫁接技术也都可以教给他们。”
考虑到现在农民的知识量,南曼感觉。她也需要去跟东高公社这边讨论一下,最好是选出一批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来学习。
不然光一个用药问题就容易出篓子。
“回头咱们讨论一个新的防虫技术,这个不用在东高公社这边,用在你们自己的试验田里。”
套袋儿技术还是得学着用,大规模的不用,但是试验田那种先进的品类是可以试一试的,至于为什么不在东高乡这边用,一是南曼不确定这批果子到底能不能赚钱,另外一个是套袋技术最好是从五六月份,苹果开完花就开始,现在其实已经晚了。
7月中旬,南岳终于放假跟着王美秀一起住到了姥姥家。
“姐,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前锋小将,咱们指哪儿打哪儿!”能跟着姐姐参与这种“大事儿”,南岳整个人都很兴奋,现在都已经开始幻想开学后跟同学们吹牛的谈资是什么了。
看着儿子这个嘚瑟的模样,王美秀就觉得手痒:“你给我老实一点,要是敢惹麻烦或者捣乱,小心我揭了你的皮!”
已经被揍得皮糙肉厚的南岳,压根就不在意亲妈的威胁,他现在表示自己是姐姐的兵,只听姐姐的话。
“我还真有事儿要岳岳替我做。”看着上跃跃欲试的小弟,南曼笑得一脸和善,“我最近手头上的事比较多,对于果树管理的学习有些顾不上,所以我想让岳岳去跟着一起学习,帮我多学一点,回来咱们查漏补缺。”
“没问题,姐姐,我的记忆力很好的,绝对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记住。”听到自己真的能起到作用,南岳一脸的兴奋。
“嗯,姐姐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非常好,这个任务非常重要,你要是不过来,我还正愁着没法解决呢,毕竟咱爸文化没有你高啊。”南曼看这小子已经上套,就继续给他灌迷魂汤。
“嘿嘿,我肯定会做得比咱爸还要好!”
看着斗志昂扬的小儿子,南和平忍着想要揍儿子的冲动装没听到姐弟俩的对话,等到了果园里这小子就知道那“学习”是咋回事了。
现在所有的大话都是那时候打脸的凭证,呵呵,大夏天的果园还需要什么管理?
除了施肥、打药、捉虫子外就是除草,不爱学习写作业的小孩,总有一款适合你。